•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為什么一出現霧霾就表示空氣污染很嚴重?

    霧和霾本來是兩種現象,區別主要在于它們的濕度。但兩者的界限很模糊。

    霧本身是一種自然的天氣現象,即使沒有人為污染,霧照樣會發生。霧的發生頻率主要取決于地理、氣候等自然因素。但是,這不意味著霧的發生頻率和污染沒有任何關系。顆粒污染物,尤其是吸濕性的顆粒物為霧的形成提供了豐富的凝結核,就會有利于霧的發生。

    在城市里,另一種和霧一樣會降低能見度的天氣,霾,越來越頻繁,則主要是人類排放的顆粒污染物所致。PM2.5就是霾這種現象的重要指標。根據氣象學上的定義,霾是大量極細微的干氣溶膠粒子等均勻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見度小于10 km 的空氣普遍混濁現象。

    所以,能見度很低時, 可能既有干氣溶膠的影響(即霾的貢獻), 也可能有霧滴的影響(即霧的貢獻)。

    但中國的霧霾天變得越來越頻繁,霾和霧在一天之中可以變換角色,應該說與空氣污染加劇有關。2013年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等機構的一項研究指出,在中國很多地區,不利的自然天氣條件與嚴重的大氣污染已經形成“惡性循環”,導致霧霾天氣持續出現。以往人們通常認為“霧只是自然現象”,但這項研究指出,中國當今的霧和霾都已不是完全的自然現象。

    研究者認為,霧霾問題已經覆蓋到全國。研究將中國的霾主要分成9大區域,污染物在這些區域中相互傳輸,其中4 個形成了區域性霾問題最大的地區。在華北平原,京津冀地區以及山東河南關中平原等地劃成一個霾區;在華東區, 霾區的主體是長三角地區,但已經涵蓋了湖北、安徽等地;在華南區,則是以珠三角為中心,霾區向兩翼的廣東廣西等地蔓延;在西南區,四川盆地則“淪陷”為中國的新霾區。

    當遭遇不利的氣象條件時,這些地區由于本身污染物排放巨大,就極易形成霧霾天氣。比如京津冀地區,本身河北的燃煤、北京的機動車、天津的石化工業空氣污染物排放就很大,一旦天公不作美,整個區域就可能陷入極重的污染天。每逢秋冬轉換季節,京津冀地區受風力、濕度等條件的影響,污染物變得不易擴散,很容易積累到一個較高的濃度,因此這個時節出現灰霾天氣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這也是京津冀地區10月期間常出現霧霾天的原因。我們可以看到這三年里,每年的這個時候輿論都會掀起對霧霾天的討伐。

    但其他時期,只要氣象條件不好,同樣可以造成重污染天局面。比如2013年年初,嚴重的霧霾天在京津冀持續好幾周,就是由于冷空氣活動較弱,風速小且近地面空氣相對濕度較大,有利于大霧的形成。加上靜穩天氣的氣象條件,空氣中的污染物不易擴散,污染物在近地面大氣中逐漸積聚。直至最終形成嚴重的污染天。


    • 發表于 2013-10-22 00:00
    • 閱讀 ( 1204 )
    • 分類:其他類型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