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發現的鱷魚先祖,或將填補恐龍出現在北美大陸前頂級掠食者的空缺。

Carnufex Carolinensis,或“卡羅萊納屠夫”,是一種長達9英尺的陸生鱷型目動物。它以后肢行走,很有可能捕食北卡羅來納生態系統中的覆甲爬行動物、早期的哺乳類動物等小型動物。
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North Carolina State University)和北卡羅萊納自然科學博物館(the North Carolina Museum of Natural Sciences)修復了一部分出土自北卡羅來納州查坦姆郡的Pekin組(Pekin Formation)的Carnufex鱷化石,包括頭骨、脊椎和前肢上臂。由于頭骨成碎片狀,還原實際情況的完整樣貌難上加難。為了得到更為完整的頭骨復原圖像,科學家應用了最新的高解析度表面掃描技術來掃描頭骨碎片。然后,他們借助與Carnufex類似的動物頭骨(較為完整)來彌補缺失部分,以重建Carnufex頭骨,并進行三維建模。
Pekin組中包含了2.31億年前的地質沉積物。那時剛進入三疊紀晚期(卡尼階),泛大陸才開始分裂,北卡羅萊納還位于濕潤、溫暖的赤道區。“這段時期的化石對科學家來說尤為重要,它們記錄了鱷型目和獸腳亞目恐龍的早期形貌。這兩種動物在三疊紀的一開始即進化成型,到今日又進化成鱷魚和鳥類,”林賽?札諾(Lindsay Zanno)說。她是北卡州立大學的助理教授,擔任博物館古生物及地質學實驗室的主管,也是文章的主要作者。“Carnufex鱷作為世界上最早、最大的鱷型目動物的發現,為泛大陸最強的陸生捕食者研究增添了新的信息。”

泛大陸上橫行的典型捕食者包括大型的rauisuchids和poposauroids,它們是古鱷魚的可怕“表親”,在三疊紀時滅絕了。在南半球,“這些動物與早期的獸腳亞目恐龍同時存在,造成捕食者數量的堆積,”札諾說。然而,Carnufex鱷的發現意味著在北半球,占據頂級捕食者生態位的是大型鱷型目動物,而非恐龍。“我們都知道在晚期三疊紀有很多種頂級捕食者,但仍不清楚鱷魚的先祖也在爭奪恐龍統治前的霸主地位,除非我們弄清楚Carnufex的情況,”札諾補充道。
當三疊紀行將結束,這些全副武裝的捕食者滅絕了,只有小型的鱷型目動物和獸腳亞目恐龍生存下來。“獸腳亞目恐龍為替補大型鱷以及其大個子親緣滅絕時出現的生態位空缺做好了準備,”札諾說,“肉食恐龍在接下來的的一億三千五百萬年間,獨自填滿了這個空位。”
當然,古鱷魚在其他地方嘗到了甜頭。“當獸腳亞目恐龍進化的越來越大,現代鱷魚的先祖開始擔當起了類似狐貍或豺的角色,進化出較小的、光滑的身體和修長的四肢,”這篇文章的合作者,北卡羅萊納州立大學的研究生蘇珊?卓瑪拉(Susan Drymala)說,“如果你試圖想象這些動物的樣子,只要想著現在的狐貍就行了,不過皮毛需要換成鱷魚皮。”
(翻譯:汪瑜暉;審校:黃安娜)
【有獎小調查】參加用戶消費習慣調查,幫助百度改進產品體驗,還有機會獲得百度限量版紀念品。參與調查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