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成噸的氰化物危險品,怎么處理才好?

    近日,天津瑞海特別重大火災、爆炸事故現場傳來消息,已經查實爆炸點附近存放有數百噸氰化物,目前,消防隊和防化團正采取妥善措施,以確保這些氰化物被安全、快捷的處理掉。這相當于拆掉一顆未爆炸的炸彈,意義相當重大。

    那么,對于數量巨大的氰化物,通常又可能采取哪些處理措施呢?

    毒性何在?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氰化物,無論是氰化鈉(NaCN)還是氰化鉀(KCN),都是劇毒物質,而且中毒后死亡很快,基本上是撐不到醫院搶救室就掛了。

    同時,談到毒性,都還是要談到劑量和接觸途徑的。對于氰化物而言,注射、口服而致死所需的劑量最小,然后是呼吸攝入氫氰酸氣體(HCN);如果是皮膚接觸則需要較大劑量才會致死。換句話說,盡管氰化物非常危險,但以不同的方式接觸到它們,后果還是有區別的。

    在這次事故中的氰化物,很顯然不會有誰去嘗嘗,所以也就不存在口服這種途徑了。而萬幸的是,從目前的新聞報道中看,并沒有氰化物在爆炸中被炸飛到空中,否則細小的粉末可能形成氣溶膠,隨風飄舞的話就會很麻煩。

    很多人都聽說過,氰化鈉、氰化鉀一旦接觸到水,會產生劇毒的氫氰酸氣體。不過,這實際上是溶解在水里的二氧化碳的功勞,并且由于碳酸的酸性并不強,這個過程也很不徹底。真正能導致氰化鈉、鉀迅速、完全的變成氫氰酸的,是酸性比水更強的物質——比如我們胃里的胃酸(稀鹽酸)。

    如何處置?

    了解了氰化物的危險常識之后,再來看它的處置方案,就不會覺得突兀了。一個總的處理原則是:盡量將氰化物保持在固體狀態進行回收,盡可能減少含有氰化物的廢水的總體體積;堅決避免氰化物變成其他的氫氰酸。

    因此,進入核心現場處理的人員,必須穿戴好全套防護服(防毒面具避免吸入可能產生的氫氰酸氣體或氰化物粉塵,全身的橡膠衣服、手套,則避免皮膚接觸到氰化物),并隨時監測周邊的氫氰酸氣體濃度。

    同時,為了避免氰化物變成氫氰酸,有必要全面檢查存放地點周圍有無強酸性物質,以防兩者接觸后產生氫氰酸氣體。

    然后,通常的做法是在這一大堆氰化物之外,用沙袋圍成一圈結實的圍堰,避免在處置過程中,氰化物意外泄漏而擴散,或者是含有氰化物的水在地面上四處漫流,造成新的污染。如果已經有含氰化物的液體流出,則需要用沙土將其就地吸收,或者用水泵將這些液體收集到大型容器中。這些液體,連同吸收它們所用的沙土、液體周邊的土壤一起,都需要做無害化處理(處理方式見下)。

    同時,為避免污染地下水和河流,有必要對堆放處周圍的下水道、溝渠進行全面封堵,有可能的話,最好是在其周圍挖出一圈較深的壕溝,并對溝壁作防滲透處理,盡可能減少含氰化的液體滲漏到地下。

    做好準備工作之后,就該走進存放地點,檢查氰化物的外包裝情況。如果此刻包裝完整,那最好的方案,當然是在原包裝外再套上密封的袋子,然后裝車運走。但如果部分包裝已有破損,氰化物已經有部分泄露到外頭的話,就必須采用化學方法進行中和處理了。

    無害處理

    工業上,對于含有大量氰化物的廢水無害化處理,已經有了很成熟的處理方法。

    簡單的一種,就是把溶液加熱到50℃以上,令其慢慢水解為無毒的甲酸鈉,但反應效率較低;也可以在其中加入堿(如氫氧化鈉, NaOH),讓整個溶液保持強堿性,則可以加快反應過程;而更加徹底、可靠的處理措施,則是采用化學氧化法:在堿性溶液中,用雙氧水(H2O2)或者漂白粉(Ca(ClO)2)、次氯酸鈉(NaClO)等強氧化劑,把劇毒的氰基離子先氧化為氰酸鹽(毒性只有氰化鈉的千分之一),再進一步氧化為無毒的二氧化碳、氮氣和水,實現對危險物質的無害化處理。

    如果用一個大致的方程式來表示這個過程,就是下面這樣:

    (注意,為方便非化學專業讀者閱讀,反應條件未詳細寫出,方程式也未配平)

    從目前的文獻來看,漂白粉本身的安全性較好,價格低廉,很適合用來處理大量外撒的氰化物,在65℃處理兩個小時后,溶液中的氰化物有99.9%以上被破壞掉,效果可靠。兩者的比例,一般認為是處理一噸氰化物,大致需要5-7噸漂白粉,這樣的成本還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要做什么?

    對于當地的普通民眾而言,這次對于氰化物的無害化處理工作,似乎幫不上直接的忙,畢竟有專業的防化團在那兒操作呢。

    但是,如果真的發生了類似博帕爾事件那樣的有毒氣體泄漏事故(1984年,發生在印度博帕爾的一家農藥廠的毒氣泄漏事故,直接導致至少三千多人死亡,5萬人傷殘的嚴重事故),則普通民眾一定要聽從政府的指揮,按照指定的疏散路線,一刻也不遲疑的迅速轉移。

    在轉移過程中,請注意要逆風而行,避免吸入更多的有毒氣體。如果沒有防毒面具的,可以臨時把食用堿加水溶解后浸泡口罩,這樣的口罩,對于濃度較低的氫氰酸氣體還是有一定防護作用的。

    而如果是在周邊公路上遇到了運走氰化物的車隊,請務必聽從押運交警的指示,主動在路邊或緊急停車帶上停下讓行,確保這些危險品車隊能夠一路順暢,千萬不可意氣用事,做出超車、別車的動作,萬一裝有氰化物的車不慎側翻、追尾,那就真是前功盡棄了。

    總之,這數百噸氰化物的收集、轉運,以及存放場所周邊的無害化處理,都有成熟的作業流程和操作規范,只要處理得當,應當不會把污染面積擴大的,周邊居民也不必太過擔心。

    • 發表于 2015-08-17 00:00
    • 閱讀 ( 731 )
    • 分類:其他類型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湯依妹兒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華志健 23 文章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