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內科遇到會遇到這樣的患者,反反復復腹脹,有時候腹痛難忍,甚至渾身不舒服,然而幾乎所有的檢查結果(如大便常規,胃鏡,腸鏡,消化道鋇餐,甚至腹部增強CT)均顯示無明顯異常。
臨床上,這種具有慢性或反復發作的胃腸道癥狀,但缺乏能解釋該癥狀的器質性疾病或其他異常證據的一組疾病叫做“功能性胃腸病”。
▍功能性胃腸病有三個特點:
患病率高,約占消化科門診的50%~70%,且近年來其發病率有增高趨勢。
癥狀產生機制復雜,約40%~60%的功能性胃腸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精神和心理障礙。
常用的調理消化道的藥物(抑制胃酸分泌的藥物如奧美拉唑、促動力藥如嗎丁啉)對相當一部分功能性胃腸病患者沒有明顯的效果。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在作怪?
心理、社會因素是引起和加重功能性胃腸病的重要原因!
心理因素如神經質、情緒化、易猜忌等人格特征是引起功能性胃腸病的重要原因。
生活應激事件如高考失利、情場失戀、家庭矛盾或者家庭意外事件的發生常常引起腦神經遞質如5-羥色胺,多巴胺,腎上腺素不平衡,導致胃腸功能及分泌功能發生紊亂,腹脹的患者會更加腹脹甚至便秘,腹瀉的患者會加重腹瀉。
功能性胃腸病患者常具有胃腸道外癥狀,如呼吸急促、胸悶、心慌、頭痛、肌痛等。部分患者非常容易激惹,往往感覺“沒有信心了”,“快要絕望了”,而且平時說話語氣可能也是咄咄逼人。
▍該如何治療比較好呢?
雖然功能性胃腸病并不象嚴重器質性病變那樣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但因治療效果不滿意,常合并心理異常,降低了患者生活質量。
1、心理治療
對于正在頑固的功能性胃腸病患者,心理治療可以不僅可以消除患者對疾病的恐懼心理,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減少患者心理情感應激的頻率和強度、減少患者反復就診次數、減輕社會和經濟壓力,還能使功能性胃腸病患者的精神癥狀明顯減少、疑病心理減輕,且明顯改善腸道和軀體癥狀。
2、抗焦慮抑郁治療
對于有明顯精神或情緒抑郁和焦慮的功能性胃腸病患者,抗抑郁藥物能明顯減輕胃腸道癥狀,部分患者可以使癥狀消失,且能有效降低復發率。
選擇性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SSRI)是常用最常用的抗抑郁劑。黛力新單用或黛力新聯合抗抑郁藥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如帕羅西汀(賽樂特)或氟西汀(百憂解),兩者聯合使用治療起效快,約3~4 d起效。
因此,腹部不適不僅僅是簡簡單單的消化內科的疾病哦!
(本文作者:龔建,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消化內科博士)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