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力大,想排解,腫么辦?市面上流行的多種心理減壓“神器”和“神法”實際效果如何?什么才是向心理壓力說Bye-bye的不二法寶?優恪網采訪了北京回龍觀醫院行為藝術治療中心治療師趙歡解開壓力的真面目。

頭腦負荷太重是產生心理壓力的根源
自媒體時代,信息呈大爆炸態勢,人們的大腦每天都要處理數量龐大、紛繁復雜的信息。趙歡打了一個形象的比方,當一臺電腦的CPU處理數據過多時,會出現發熱、卡頓、甚至死機的情況,人的大腦和CPU類似,當人腦負荷過重、太累了的時候,就會產生心理壓力。
人的身體與頭腦對外界環境的感知是不同步的,如果大腦的思維過多而忽略身體和心理的感知,我們會陷入身心混亂的惡性循環。
減壓神器《秘密花園》的奧秘在于轉移注意力
在當前市面上流行的諸多減壓神器中,《秘密花園》無疑是最火的。用過的人都知道,這本畫冊里都是一些很寫實的圖案, 如葉子、昆蟲、盆景等。
趙歡分析,《秘密花園》的原理其實就是轉移注意力。它抓住了大部分人都沒有繪畫基礎這個特點,向讀者提供了圖形框架,不論誰隨便涂都能出來漂亮的圖案,讓人產生開心的情緒,這樣就有了減壓的效果。

不過,很難說這款減壓神器的效果如何,因為,效果好不好關鍵在于讀者以什么心態去涂畫。如果急于求成或太注重結果,原本應該放松的心理就變成完成工作任務的感覺,無疑會讓自己更累。此外,如果連著畫幾幅,身體一定會疲憊,減壓效果也不理想。
宣泄情緒沒什么不好,更重要的是要找發火的原因
除秘密花園之外,這幾年從國外傳過來的,如發泄室、捏捏球等減壓方法也比較流行,有的人還會去超市買方便面捏。
趙歡說,宣泄負面的情緒是一個特別好的事兒,因為負責情緒的能量如不發泄, 就會永遠在體內壓著, 很少會有人做到升華。但我們更應該找到負面情緒的來源,思考為什么我碰到這種情況就控制不住、會很難過。
在心理學上,負情緒的根源在于我們的認知模式出現偏差,要反思偏差產生的原因,不能一味采取宣泄的方式。趙歡提醒,發泄情緒有時會有一些危險,比如,有的人會使用暴力來宣泄壓抑的情緒,甚至會對此上癮,如果沉溺其中就不好了。
冥想或瑜伽的減壓效果勝過任何減壓神器
上面說的減壓方法用不好就會“走火入魔”。趙歡解釋,頭腦每天都在做各種決策,內心有好多聲音混在一起。減壓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冥想,而冥想中我們最常用的便是靜坐,這個過程會使內心中的一些東西自動去處理和釋放,是一個頭腦清空的過程。每天閉目靜坐5~10分鐘,遠離手機電腦,不想任何事件,類似于禪宗中的入定狀態,其效果勝過任何一款減壓神器。
如果上述冥想、宣泄以及借用眾多減壓神器還不能達到理想效果的話,我們可以把注意力拉回到身體層面,比如跳舞、運動、瑜伽等使全身放松。趙歡介紹,通過美術療法和瑜伽的療法進行減壓有別于傳統對話形式。在練習瑜伽、繪畫或欣賞美術作品的過程中,利用大腦對圖像的處理,身體肌肉的記憶,直接釋放抽象的、潛意識層面壓力。這在傳統療法中加入了藝術元素,克服了語言表達釋壓的技術束縛,也能擺脫對理療師的依賴。
(專家:趙歡,北京回龍觀醫院行為藝術治療中心治療師;作者:張海洋)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