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處女月”來了,強迫癥的日常你中了幾條?

    進入星座中的“處女月”后,不論是微博還是微信朋友圈,都散發出對處女座同胞們的濃濃“惡意”,各種關于處女座龜毛和強迫癥習性的調侃,讓身為處女座的小伙伴們抓狂不已。那么,究竟什么是強迫癥呢?

    1 你有沒有這種念頭,總想將房間整理的井井有條;想要把物品歸置整齊;書本按照類別大小排放……那么,這些強迫行為就是強迫癥嗎?

    專家解答:很多人都會這樣:總想要將房間整理地井井有條、想要把東西擺放地整整齊齊、擠牙膏必須要從底向上擠、電腦桌上的圖標不超過8個等等。那是否有了這些行為,就會被定義為強迫癥患者呢?事實并非如此。

    這些強迫觀念和強迫行為,如果不嚴重到影響正常生活,不會讓人感到痛苦不堪,那么只能算是強迫傾向,這在大多數人身上多少都有體現,并不能算是醫學意義上的強迫癥。

    強迫癥有三個最重要的特征:1.精神痛苦;2.影響社會功能;3.時間持續半年以上。精神痛苦來源于不愿意做卻又必須做的自我強迫與反強迫。如果原本就有這種非常次序的生活習慣,或者偶爾收拾一下房間是為了給自己一個整潔舒適的環境,收拾房間的過程非常愉悅,何談強迫?

    影響社會功能,就是我們所說的“泛化”,強迫行為已經影響到個人的社會生活和交往。比如,家里自己的書按照大小擺好,那看到朋友家、辦公室、書店里的書高低不齊就會非常難受。

    2 如果在生活中有某些強迫行為,應該如何鑒別自己是否患有強迫癥呢?

    專家解答:從心理健康角度來鑒定一個人是否患有強迫癥并沒有那么簡單。首先,從自我排查的角度來看,如果你最近經常情緒焦慮,有強迫性的行為重復,且“明知不可為而為之”,那么就需要咨詢專業的心理醫生了。

    強迫癥與非強迫癥的主要區別就在于是否為這些行為感到痛苦、懊悔。一般的所謂完美主義者只是因為事情做得不夠好而感到難受,進而想知道如何改進。電影《火柴人》里的男主人公就是一個強迫癥患者,他有很多強迫癥狀,比如他總覺得自己家很臟,可以一整天躲在家里擦地板;關門必須要關三下,而且口中要數“1、2、3”等等。

    如果你懷疑自己是否患有強迫癥,先來看看這個來自全球著名心理健康測量表《癥狀自評量表-SCL90》,請開始測試——

    請回答一周內你是否有過下述情況,根據程度對每個條目進行評分:沒有是0分,很輕1分,中等2分,偏重3分,嚴重4分。

    1.頭腦中有不必要的字句揮之不去。

    2.忘性大。

    3.擔心自己衣著不整或儀態不端正。

    4.感到難以完成任務。

    5.做事必須做得很慢以保證不犯錯。

    6.做事必須反復檢查。

    7.做決定很難。

    8.反復想無意義的事。

    9.注意力難以集中。

    10.必須反復洗手/點數目。

    11.反復做無意義的儀式動作。

    12.常懷疑自己被周圍物品弄臟。

    13.總擔心親人,做無意義的聯想。

    14.出現不可控制的對立思想。

    評分方法:將各條目的分值相加,根據我國的正常值標準,總分超過20分,應考慮有強迫癥的可能,建議到精神科或心理咨詢門診進一步檢查確診。

    3 上圖這類頭像被冠以“逼死強迫癥”和“逼死處女座”的稱號。那么,這些頭像真能逼死“強迫癥”嗎?

    專家解答:這樣的圖片其實與強迫癥無關,看到未讀消息習慣性點進去可以說是一種條件反射。很多人都會因為頭像圖標或手機圖標上有未讀標記或是未更新的標記,不點掉就難受。大多數人是被追求完美的性格影響。許多人看到這類圖片會不舒服,是因為他們追求完美,看不得瑕疵。而如果在生活中有將物品擺放整齊、將文件按序整理等習慣,也完全稱不上是強迫癥。在強迫癥患者的日常生活中,充滿了毫無意義、甚至違背自己意愿的想法或沖動,這些想法來源于患者自身,患者想極力抵抗但卻無法控制,這樣的沖突讓強迫癥患者是否痛苦,嚴重者會影響正常的學習工作、人際交往和生活起居。

    4 日常生活中如何有效防治強迫癥?

    專家解答:隨著社會變化,強迫癥患者確實越來越多了。至于發病原因,目前我們對此知之甚少。排除個人特質以及遺傳因素,一般認為,強迫癥與幼年經歷有關,父母管教過嚴,要求過高,或者過分忽視都會導致患者注重細節,凡事追求完美,以求達到父母的要求或者關注。

    對于大多數人來說,即便已經走過了幼年經歷,也已經形成了強迫性格,強迫癥依然是可以預防的,及時給心情做個SPA是個有效的辦法。把自己從電腦或者手機屏幕前解放出來;找朋友出來聊聊天、參加戶外活動、健身等等。研究證明,身體活動會刺激大腦釋放一種叫做“內啡肽”的物質,可以緩解壓力,給人愉悅的感覺。對于強迫癥的治療,無論心理治療還是藥物治療,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

    (作者:楊玉慧 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原創文章,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 發表于 2015-09-02 00:00
    • 閱讀 ( 796 )
    • 分類:其他類型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湯依妹兒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華志健 23 文章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