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90后美女周夢晗在朋友圈售賣毒面膜造成多人毀容的一篇新聞報道,在網上風傳,引發了人們對“朋友圈面膜”安全的思考。
近日,央視的一則報道也進一步揭露“微商傳銷”的本來面目——“通過朋友圈炫富,靠發展下線賺錢”。
部分朋友圈的“假面膜”、“毒面膜”中含有哪些有害成分,又會對人產生什么樣的危害呢?優恪網為你解讀。
朋友圈面膜賣家已達到800萬
面膜一直是深受眾多愛美女性青睞的日常護膚方式。新京報和清研智庫的數據調查顯示,中國的面膜市場規模已經達到100億元左右,而且目前正以每年約30%的速度增長。其中微信朋友圈賣面膜已經成為很多人開辟事業通道的另一種方式,預計在微信上賣面膜的個人賣家已經達到800萬人。

在這個迅速增長的市場中,行業相關法律法規不明確,難免會讓賣假貨的商家有機可乘。但仍有很多人難擋那些天天在朋友圈炫富、曬美照的營銷攻勢。像周夢晗這樣的“白富美”,就是通過自我營銷的方式讓人放松防備。
防腐劑:過敏、皮炎,甚至毀容
先來看看毒面膜里面都有些什么“毒”。
首先是熒光增白劑,這一成分在片狀面膜中經常被查出,熒光劑是一種無色有機化合物,雖然熒光劑對人體有何危害尚無定論,但對其普遍的說法是非常不好溶解,堆積在體內會大大消減人體的免疫力。
目前國內法律對美白護膚品如何添加熒光劑并無強制標準規定,黑心的商家更不會把這個成分標注在成分表中。
第二大危害成分當屬防腐劑,很多假冒面膜生產環境簡陋為了保證面膜不發霉變質,往往添加了超標防腐劑。面部接觸過量的防腐劑會使皮膚產生過敏現象,發生接觸性皮炎,長期使用甚至存在毀容的危險。
鉛汞化合物、糖皮質激素:效果明顯,危害也大
此外,不少消費者對美白面膜有過這樣的經歷,剛開始使用時效果特別顯著,膚色明顯變白、變亮,但一旦停用膚色馬上變差,甚至會比先前更差。
這就是鉛汞化合物在“作孽”,鉛汞化合物常被一些無良化妝品廠商用于美白祛斑的面膜中,含有這種成分的面膜能讓皮膚暫時變白,但隨之而來的是皮膚嚴重纖維化和對肌體免疫系統及肝臟的持久損傷,長期使用更會引起重金屬累積,引發色斑。
另外一種“見效快”的有害成分是糖皮質激素。有“皮膚鴉片”之稱的糖皮質激素,屬于皮膚科最常見的外用藥物,具有強大的免疫抑制和抗炎作用,用在面膜上,美白和祛痘的效果十分明顯。但長期使用含有糖皮質激素的面膜,不僅會形成依賴,導致皮炎甚至還會有高血壓的風險。
甲醛和菌落超標:危害人體,加速變質
劣質面膜有可能甲醛超標。中國2007年版的《化妝品衛生規范》中,對甲醛的限量要求為0.2%。雖然微量的甲醛可以作為防腐劑添加在化妝品中,但含有過量甲醛的面膜可能會導致眼睛不適、流淚等現象,長期使用含有甲醛的毒面膜勢必會對身體造成極大的危害。
臟,也是不合格面膜的一大特性。生產環境達不到基本衛生要求,就會造成面膜內菌落總數嚴重超標,破壞精華液的營養成分,加速其變質,并危害人體健康安全。由首都新聞界主要新聞單位聯合主辦的活動中國質量萬里行曾發布《2014年中國面膜行業質量現狀調查報告》稱,不合格的面膜菌落數超標達720倍。
劣質面膜對人體的危害極大,不僅會造成過敏和起痘現象,甚至可能會導致毀容。消費者在選購面膜時一定要擦亮眼睛,不能貪圖便宜,通過合理正規渠道購買。
(作者:單超;責任編輯:楊清曉)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