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人類和高級外星人可以成為朋友嗎?

    土豪,我們做朋友吧!

    盡管癱坐在輪椅上的天體物理學家斯蒂芬·霍金已竭力向人類發出警告:不要和外星人說話,以免招致厄運。不少樂觀好客的地球人仍在“旅行者1號”飛出太陽系時激動得歡呼雀躍。至于那張記載著太陽系位置和地球信息、壽命為10億年的金唱片,讓地球人相信這55種語言的問候將準確向外星人傳達出人類的心聲——“土豪,我們做朋友吧!”①

    早在1976年,法國小鎮阿里斯就在海濱空地上建造了UFO機場,以供外星訪問者免費著陸。機場日夜開放,場內還豎立著刻有“歡迎所有天外來客”的大理石板。然而,三十多年的苦苦守望卻是一場空,機場至今無“人”造訪。今年,我國南京秦淮區一市民在自家小區成立調查公司——“外星人戰略調查中心”,并在公司介紹中稱“著名刑偵專家擔任外星人調查公司經理”。

    在尋找外星朋友這件事上,地球人熱情似火,卻接二連三被潑冷水。銀河系里有2500億顆恒星,即使智慧生命存在的概率再小,銀河系內也應當有數量龐大的文明存在。宇宙誕生至今137億年,卻在迄今為止的正式記錄中都沒有外星文明和我們接觸的相關記載。諾貝爾獎獲得者、物理學家費米表示:這不科學!②

    但這并不妨礙我們進行前瞻性的思考和謀劃。如果更為高級的外星文明造訪地球,會發生什么?

    談到這個問題,已經有地球人抓起早已準備好的末日逃生包,哭著喊:“外星人當然是要攻占地球,掠奪資源,消滅人類!他們有這個科技能力,難道還會放過我們嗎?”而另一撥外星文明崇拜者則反駁道:“他們是先進文明的代表,是來拯救人類、幫助人類實現跨越式發展的。”先別急著下結論。能不能和高級外星人做朋友,我們先要看看他們來地球的目的是什么。

    目的一:意外落難,尋求庇護。

    電影《E.T.》中的大眼睛、小個子外星人,在尋訪地球途中被粗心的小伙伴留在了地球。幸運的是,落難的E.T.遇到了善良的小男孩艾利奧(Elliott)。在地球小伙伴的幫助下,E.T.和遠在另一個星球的家人通了電話(Phone home),并成功躲開了追捕他的地球人,最終乘坐飛船踏上了回家的路。電影中,E.T.與艾利奧特指尖相觸、惺惺相惜的畫面給那些期待星際友誼的人類留下無限遐想,而小伙伴們騎著自行車飛躍月球的美好畫面更是為這份幻想增添了一層浪漫主義色彩。

    然而,另一群造訪地球的外星人卻沒這么幸運。電影《第九區》中,一艘感染了病毒的外星采礦船在黑暗無邊的太空中飄蕩了幾千年,其領導層已全部死亡,只剩下一群底層的采礦工人。眼看著倉庫里已經無米下肚,他們只能跟著飛船自動導航系統來到地球,尋求庇護。落難茍活,寄人籬下,他們受盡地球人的歧視和欺辱,被蔑稱為“大蝦”,隔離在臨時搭建的難民所——第九區。外星人的悲慘命運令觀眾們忘記了地球人才是自己人這個事實,轉而同情支持這群異族。人性的閃光點提醒我們,眾生平等,不能因為對方出生地是外星就對他們橫加歧視和迫害。

    對于能不能和落難的外星人做朋友,人類居于決定性的一方,因為落難者已不具威脅(否則就不屬于“落難”這一范疇了)。但這種事,可不是熱血上頭耍個浪漫,就能拍板大包大攬的。地球是我們唯一的家園,這種決定牽一發而動全身,必須極端謹慎小心。到底要不要這個朋友,怎么和他們做朋友,需要三思,再三思。

    目的二:從事實驗與研究。

    盡管尚沒有任何證據證明外星文明曾造訪地球,但在民間,關于“第三類接觸”③ 的傳言卻是層出不窮。很多人聲稱自己是外星人的實驗品,有的人說自身毛發被取走,有的人鼻中被插入類似于探測器的裝置,有的人則稱外星人要求與自己交配……

    對外星人而言,地球文明實乃原始文明,人類不過是原始智慧生物,研究其進化軌跡、生物特性和社會演變,也許有點“考古”方面的意義。又或許,外星人會如劉慈欣的小說《夢之海》中的低溫藝術家一樣崇尚藝術之美,或是像《鄉村教師》中碳基聯邦艦隊的執行官那樣為太古文明中的“教師”所感動。當然,更大的可能是,地球對高級外星文明來說真的太過原始,根本激不起他們的研究興趣。

    不少科學家認為,人類之所以在太空中如此孤獨,是因為外星文明在用人類無法察覺的方式觀察和研究地球。這個說法也是合情合理的。同時,對我們人類而言,這種非干涉性的“交流”也是目前最好的相處方式之一。

    假使高級外星文明真如那些天真爛漫的幻想家所期待的那樣,對地球文明進行善意的提攜和幫助,這對人類而言也可能意味著災難。當年跟隨哥倫布來到美洲大陸的,還有一群真誠向善的愛與文明的傳播者——基督教傳教士,然而這些外來者帶來的傳染病卻使印第安人人口減少了90%~95%,加勒比海地區及熱帶沿海地區的印第安人幾乎滅絕。

    如果此時地球已經不可挽回地走向災難(如即將啟動核戰爭),那些與我們有唇齒相依關系(比如時空上的相鄰)的外星朋友,也不會來阻止我們,哪怕至少提醒我們一下嗎?說不定,他們已經出手了,只不過人類無法察覺到罷了。

    但哪怕出發點是善意的,輕率提攜落后者也可能會招致災難。對此,暫時無法消化高級文明的地球人類,或許應感激外星朋友們為這段友誼留下的距離和空白。

    目的三:掠奪資源。

    “我想象他們可能都住在超級大的飛船上,已經消耗盡他們所在星球上所有的資源,如此高級的外星生命很可能會成為宇宙中的游牧民族,天天想著去征服和殖民他們所能到達的星球。”霍金如是說。

    這樣看來,怕是做不了朋友了。

    然而,這種情況發生的可能性并不高。前蘇聯的天文學家卡爾達謝夫(Kardashev)根據文明使用能量的不同方式,將文明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行星文明,可以掌握運用所處行星(如地球)上的所有資源。第二階段是恒星文明,能夠利用和控制整個恒星(如太陽)上的全部資源。第三階段是星系文明,可以控制若干個恒星和星團(如銀河系)上的資源。

    目前,地球連行星文明的級別都沒有達到,只能算處于零階段的文明。相反,掌握了星際旅行技術,于茫茫宇宙間遙遙而至,有計劃有目的與地球接觸的外星文明,還會不會對地球上那點礦物資源感興趣?開采、搬運外星資源在經濟上是否合算?另外,開采恒星資源或其他無生命存在的行星,并對所開采的資源進行適當改造并加以使用,對于處于第二級和第三級的文明來說也并非難事,憑什么要青睞小小的地球呢?

    有星際交流擁護者表示,人類揣測外星文明會覬覦本土資源,簡直和認為“皇帝是用金斧子砍柴”的無知農夫并無兩樣。

    但這并不意味著地球安全了。很可能,外星人要的不是地球上的資源,而是人類本身……

    目的四:征服并奴役人類。

    《星際迷航》系列中的博格人(Borg),他們專門寄生于其他智慧生物身上,通過同化異族生物來達到本族生育繁殖的目的。他們將納米探針注入被同化者的血液,將血球的基因組成改成博格人制定的模板,同化者的身體會被裝上機械裝置,而大腦則會被植入不可移除的神經網絡來保證種族群體的通信網絡連接。他們聲稱同化其他種族,是為了使這些種族更趨近于完美。其實明眼人一看便知,此番行徑的實質就是征服與奴役。

    然而,有的征服來得并非如此顯而易見。美國經典科幻電視劇集《陰陽魔界》(Twilight Zone)中《人類料理》(To Serve Man)這一集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一群外星人乘坐飛船來到地球,他們宣示自己是為和平而來,并用實際行動證明了自己。他們與人類分享先進科技,治療人類的不治之癥,將沙漠變為綠地和花園。這對人類而言,簡直是天神降臨。然而,當一位人類語言學家試圖翻譯外星人隨身攜帶的書時,才發現——《人類料理》是一本講述怎樣食用人類的烹飪書,而這群外星人的真實目的則是吃掉人類。

    快掃掃地上的雞皮疙瘩,擦亮眼睛。切記:交友須謹慎!

    不過,哈哈,不必害怕,卡爾·薩根已經指出此事的荒謬之處:如果外星人真覺得人類是絕世美味,那么只要采集到人類的DNA然后克隆人類就行了,根本沒必要耗費巨量能源遠渡星空抓捕活人下鍋……

    目的五:占領地球,建立殖民地

    地球人可以對太陽的恩賜頂禮膜拜,但生活在三顆太陽之下的三體人可謂苦不堪言。《三體》系列中,三顆恒星的相互運動完全無法預測,三體文明在這種極端惡劣的環境下一次次被摧毀,又一次次重生。當得知地球文明的位置后,三體人虎視眈眈地向地球扔出智子鎖死地球科學,拋出水滴攻擊地球艦隊,并派出三體人的艦隊準備攻占地球。

    怎么辦,這都撕破臉了,還能做朋友嗎?

    雖然人類利用三體人思維透明不懂陰謀詭計的弱點擊敗了三體文明,但我們不能保證即將到來的攻擊者同樣不善謀略。倘若三體人最終依靠強大的技術實力殖民地球,又將會如何?

    地球人頑強反擊無法被徹底消滅,三體人為了生存而更深入地研究地球文明,兩個種族在沖突與對抗的過程中增進對彼此的了解,為了戰勝對方而汲取和學習對方文明中的優勢……

    這個文明大融合過程我們再熟悉不過了。了解變為理解,對抗變為對話,沖突變為和解,排斥變為包容。古今中外,民族大融合的歷史大戲曾多次上演。如果時間足夠,我們總會迎來握手言和、尋求共同利益的那一天。如果雙方真的不負智慧生物的“理性”的盛名,或許彼此終將成為朋友。

    目的六:出于自衛,毀滅地球。

    “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個文明都是帶槍的獵人,像幽靈般潛行于林間,輕輕撥開擋路的樹枝,竭力不讓腳步發出一點兒聲音,連呼吸都必須小心翼翼:他必須小心,因為林中到處都有與他一樣潛行的獵人。如果他發現了別的生命,能做的只有一件事:開槍消滅之。在這片森林中,他人就是地獄,就是永恒的威脅,任何暴露自己存在的生命都將很快被消滅,這就是宇宙文明的圖景。”《三體》系列中,劉慈欣所描述的宇宙文明是建立在殘酷而冰冷的生死博弈之上,而博弈的最終結果,將是一個傲居文明鏈條頂端的超級文明孤獨地殘喘,靜靜等待宇宙歸零的那一刻。

    雖然這個設定似乎比歡喜大團圓的文明交往設定更接近現實,雖然在這個問題上錯一步背后就是無盡深淵,我們仍可以懷著一絲希望,全力尋找大圖景中的小區域,大規律中的小個性。

    比如,宇宙中存在的威脅并不只是來自其他文明,當宇宙環境本身的威脅大于其他文明的威脅時,文明間合作的意義便遠遠大于敵對。比如,在某一個文明密度較低的星域內,物質能量遠遠超過其中多個文明在較長時段內的總需求。在這個時段內,尋求溝通和實現共贏,在未來遠航星域外探索更廣闊的空間,就比一開始便拼得你死我活更符合個體文明的戰略需求。

    被動躲避不是長久之計。我們以為自己藏得天衣無縫,奮力把生存的痕跡擦拭得好似不存在。然而對某些更高級的文明來說,他們不需要觀察,不必費力去“看”,存在即會被感知。就像三體文明中思維即是語言,中間并不需要“嘴”這個媒介。與其東躲西藏,自導自演一出搞笑劇,不如抓緊時間邁開步子去發展科技,尋找存在共同利益的外星朋友,為可能到來的災難賺一點技術本錢。

    目的七:拉地球入伙。

    和土豪做朋友,要先打入土豪的圈子。對人類來說,加入星艦文明便是最好的選擇。可是,我們苦苦等待這么多年,怎么還沒有星際艦隊來拉地球入伙?甚至連個參觀訪問票都沒人送來?

    原因就是,人家嫌你笨。

    根據電影《星際迷航8:第一次接觸》中所描述的,外星文明是在發現人類已經學會超越光速飛行之后,才決定與地球人進行第一次接觸,人類這才和宇宙小伙伴們一起探索星系。而小說《鄉村教師》中碳基聯邦艦隊的入伙條件則更苛刻——“如果沒有高級文明的培植,他們還要在亞光速和三維時空中被禁錮兩千年,至少還需一千年時間才能掌握和使用湮滅能量,兩千年后才能通過多維時空進行通信,至于通過超空間躍遷進行宇宙航行,可能是五千年后的事了,至少要一萬年,他們才具備加入銀河系碳基文明大家庭的起碼條件。”

    這回明白了吧,不是人家沒在玩,而是不想和咱們這種低端生物玩。等、靠、要,這都不是辦法。要想和土豪做朋友,首先要讓自己成為土豪。

    分析到這里,顯然“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這句話已經不能作為結論出現。未來很長的一段路,人類依然要獨自前行。

    然而,好消息是,相較于高級外星文明,人類的智慧是如此匱乏貧瘠,甚至“子非魚,安知魚之樂”這樣的話也無法明確表達出人類文明和外星文明的差距。也正因為如此,以上滿篇的人類思維分析也只是妄自揣測而出的一堆不切實際的愚想,你完全可以大聲喊出:“我不同意這個觀點!”并選擇其他方向去盡情地遐想。

    注釋:

    ①“旅行者1號”攜帶的金唱片中的問候,內容是:“這是一份來自一個遙遠的小小世界的禮物。上面記載著我們的聲音、我們的科學、我們的影像、我們的音樂、我們的思想和感情。我們正努力生活過我們的時代,進入你們的時代。”

    ②費米悖論:1950年的一天,諾貝爾獎獲得者、物理學家費米在和別人討論飛碟及外星人問題時,突然冒出一句:“他們都在哪兒呢?”這句看似簡單的問話,就是著名的“費米悖論”。“費米悖論”隱含之意是,理論上講,人類能用100萬年的時間飛往銀河系各個星球,那么,外星人只要比人類早進化100萬年,現在就應該來到地球了。

    ③第三類接觸:指與外星人進行直接接觸,看清了UFO,特別是看清了其中附載的類人高級生命體。

    • 發表于 2015-09-06 00:00
    • 閱讀 ( 830 )
    • 分類:其他類型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湯依妹兒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華志健 23 文章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