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成年人“任性”是一種病,你知道嗎?

    “任性”倆字不知何時紅遍了網絡,“有時間,任性!”、“IT宅,任性!”、“官微認證出柜,任性!”,女孩子被男友說任性,再也不噘嘴慪氣了,一臉傲嬌表情明媚如“APEC藍”。


    3歲左右的孩子、青春期的少年以及有些人格發育不太完善的成人,為何會常出現“任性”的情況?科學研究表明,人腦中的“杏仁核”器官對人類情緒的產生起主導作用,恐懼、生氣、興奮等都由它管理,人腦中的前額葉皮質負責抑制非理性或不合適行為。“任性”就是因為前額葉皮質容量不夠大。

    人為什么會“任性”?大腦各部分發育時間不同造就孩子“叛逆”

    在放置于句尾的“任性”成為“有態度”的網絡熱詞以前,大家常常用它來形容那些調皮搗蛋的熊孩子,他們唱反調、發脾氣、非得抱著泰迪熊吃飯走路上廁所。通常人們會說,都是父母給慣的。當然也有任性的兒童心理學家說,這是你家娃處于“逆反期”,要正確認識和對待。

    有理論認為,孩子的第一個逆反期在3歲左右,自我意識發展,家長讓往東,他偏向西去;第二個逆反期在10來歲,開始經受成長的煩惱,欲與家長平起平坐,急于表現獨立個性。“孩子不聽話,該怎么辦?”家長有些急了。兒童發展心理學家開出的方子是:寬容、理性、多溝通、正面引導孩子健康發展。

    不過,來自神經科學家的最新研究成果,可能會讓手足無措的家長多一些平常心。他們發現,孩子的任性行為與人腦發育密不可分,整個發育過程要到20歲左右才結束,而他們不聽話、叛逆、出格的根源,只不過是因為人腦各個部分發育的時間段不一樣。

    前額葉皮質容量越大,自省力越高

    位于人腦底部,有一個叫做“杏仁核”的神經器官,它因形似杏仁而得名。1990年,紐約大學神經科學中心的神經學專家約瑟夫·勒杜(Joseph.E. LeDoux)首先發現了杏仁核對人類情緒的產生起主導作用,恐懼、生氣、興奮等都由它管理。這個器官喜歡驚險、刺激的體驗。


    與此相對應,人腦中有一塊小小的前額葉皮質負責抑制非理性或不合適行為。2010年,倫敦學院大學神經認知學家史蒂夫·弗萊明(Steve Fleming)等人在《科學》雜志發表了一篇題為《腦構造與自省能力的關聯》的論文,發現人的自省能力與前額葉皮質的容量相關。簡單而言,前額葉皮質容量越大的人,自省能力越高。

    有趣的是,科學家據此普遍認為,前額葉皮質的發達,是人類與原始人之間進化的分野。

    負責“任性”的杏仁核更早趨于發育成熟

    讓我們回頭來看看熊孩子那任性的大腦。運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等神經影像學手段,來自美國天普大學(Temple University)的科學家Alexander Weigard等人發現,從人腦功能發育的角度來說,杏仁核發育成熟而前額葉皮質仍在發育中的那段時期,與青少年叛逆期基本重合。所以家長們大可不必擔憂,更不必責怪自己的娃兒任性不懂事了。

    不過,早就過了發育期的成年人被別人說任性的潛臺詞,也很有可能是:“你有病,得治。”那么問題來了,這種時候你該怎么回答呢?

    (作者:郝俊;責任編輯:楊清曉)

    • 發表于 2015-09-17 00:00
    • 閱讀 ( 874 )
    • 分類:其他類型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湯依妹兒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華志健 23 文章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