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除塵滅菌吸甲醛,家中的植物做不到?

    最近有一條“家中擺放這些植物的好處”的消息被廣為傳播,里面列舉了多種植物所具有的特殊“功能”:“滴水觀音除灰塵,君子蘭釋放氧氣,橡皮樹除有害物,文竹滅細菌,銀皇后凈化空氣,鐵線蕨和常春藤吸甲醛,吊蘭吸空氣中的一氧化碳和甲醛,蘆薈空氣清潔器,棕竹除重金屬污染和二氧化碳,龜背竹夜間吸收二氧化碳,發財樹化煙的廢氣,仙人掌減電磁輻射。”這些植物都是室內種植的常見植物,它們真的具有這些神奇的功能嗎?

    植物能除塵嗎?

    近年來,北京、上海等城市經常出現霧霾天氣,而霧霾對于人們身體健康的影響日益受到重視。由此,不少商家打出“植物吸收PM2.5“植物除塵”等名號來吸引顧客購買植物。  事實上,“植物能除塵”以及衍生出的“植物能吸收PM2.5的說法,其實主要是由于人們常看到植物葉片經常沾滿灰塵的緣故。然而,沾染的灰塵并不是植物自己去搶奪空氣中的塵埃顆粒而來,只是一個被動的結果。在植物葉片表面,常會有一些角質或蠟質層。這些角質或蠟質是表皮細胞分泌而來,對表皮細胞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蠟質、角質層表面粗糙,增加了葉片的表面積,并且粗糙的表面更容易滯留落在其上的塵埃顆粒。此外,落在葉面的PM2.5顆粒還可通過氣孔進入植物葉片,停留在植物葉片內。可見,植物葉片可以吸附和滯留落在其上的塵埃顆粒,但對于室內其他地方的塵埃則無法主動加以捕捉。之所以有人認為滴水觀音會除塵,只是因為它葉片大、更容易“落灰”罷了。

    事實上,植物主要的除塵作發生在室外環境。成片種植的植物能夠有效降低風速,而隨著風速的降低,空氣中裹挾的塵埃顆粒便更容易沉降到地面或被葉面吸附,從而達到減少塵土飛揚的目的。對于室內一般只有0.3m/s左右的空氣流速,因此除塵效果并不顯著。

    植物能清除室內氣體污染物嗎?

    在裝修好的新家里放植物來吸收甲醛,是日常生活中經常聽到的一句建議。但實際上,植物對甲醛的吸收量實際上相當低,大多在1mg/h/㎡的數量級上,而備受推崇的吊蘭甚至只有0.15 mg/h/㎡。對于動輒幾十上百平方米的室內空間來說,吊蘭、常春藤等的吸收速率過慢,沒有實用意義。

    植物吸收甲醛的機理是甲醛分子可以和植物體內蛋白質結合。因此,甲醛對于植物具有一定毒害性。雖然植物不能吸收甲醛,但是一些對甲醛敏感的植物,如三角梅和紅花酢漿草等,在低濃度甲醛存在時就可產生毒害現象,可作為環境指示植物使用。

    和甲醛類似,其他氣體污染物,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植物雖然能吸收,但量不大。例如,對二氧化硫吸收能力最相當高的紅木荷,其吸收量一般也就每千克干葉片10mg/h左右,換算過后和甲醛相差不多。對于吸煙產生的氮氧化物如二氧化氮,其吸收量一般也在每千克干葉片1-5mg/h左右。而一氧化碳則更為特殊,因為其本身就是植物體內的氣體信號分子,從外界攝取的量極少。在使用植物吸收有害氣體污染物是還要考慮的是,在吸收過程中,室內還在產生這些氣體分子,又使得本就較慢的吸收效果再打了一個折扣。因此,要去除家中的氣體污染物,在天氣良好時及時開窗通風,是最好、最經濟的選擇。

    植物能除菌嗎?

    在植物體內,經過千萬年時間,進化出一套對抗細菌等微生物侵害的防御體系。植物所含很多化學成分都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不過,要讓植物能起到除去室內細菌的作用,那么就必須得讓植物所含的殺菌物質和細菌接觸才行。在通常情況下,細菌等微生物落在植物葉片上甚至入侵到植物體內,這時植物就可動用其化學防御體系對微生物進行抑制和殺滅。但是這一方式,就和上面說過的“除塵”過程一樣,只能被動的殺滅接觸植物體的細菌,缺乏“室內除菌”的意義。

    不過,植物還存在另一方式可以殺滅和抑制周邊環境中的微生物。在植物的揮發性成分中,含有不少抗菌物質。例如常見的夾竹桃,其揮發性氣體中就含有水楊酸甲酯、丙烯酸等殺菌抑菌成分,樟樹揮發性物質中的樟腦也有抑菌作用。然而,這些植物產生揮發性物質,大多帶有令人不愉快的刺激性氣味,并不適宜在室內種植。并且,揮發性物質的散發大多需要日光照射加溫。室內缺乏光照,因此揮發性物質的除菌作用大打折扣。至于文竹,其本身缺乏揮發性物質,并且株型纖細,對塵埃、細菌的滯留作用差,并不能起到除菌的作用。

    植物能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氣嗎?

    事實上,植物作為依靠光合作用為生的自養生物,必定會吸收二氧化碳并釋放氧氣。因此說某某植物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氣,這是一句大白話。而有一些商家宣稱,一些植物能夠“在夜間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氣”,從而避免夜間植物和人爭奪氧氣,這實際上是對一種具有特殊代謝過程的植物類群的誤讀。

    在干旱荒漠地帶,有一類植物,被稱作景天酸代謝植物。這類植物在夜間涼爽時打開氣孔,吸收二氧化碳,并將其轉化為蘋果酸,儲存在細胞的液泡中。第二天白天炎熱之時,關閉氣孔以減少水分散失,這時儲存在液泡中的二氧化碳則被釋放出來,在光下驅動合成糖類。但是,這類植物并不能在夜間釋放氧氣。這是由于將水分子分解為氫離子和氧氣的能量,來自于照射進葉綠體中心色素分子的光能,而光能是無法被儲存的。因此,氧氣的產生必須依靠光的存在。沒有光,就不會釋放氧氣。而上面說的“夜間吸收二氧化碳”的龜背竹,其本身屬于天南星科,不屬于景天酸代謝植物,在夜間會由于呼吸作用釋放二氧化碳。

    植物能減少電磁輻射嗎?

    “在電腦旁邊放植物可以減少輻射”,這條已經是個古老的謠言。首先,輻射分為電磁輻射和電離輻射兩種。前者是電磁波,而后者是帶電或不帶電的粒子流。對人體而言,只有特殊頻率的電磁波(紫外線、γ射線等)及電離輻射,由于能造成人體生物分子功能紊亂,從而一定程度上對健康造成風險。但電腦本身不產生電離輻射,其產生的電磁輻射也并非紫外線、γ射線等極端電磁波。目前也沒有證據表明在電腦運行的功率下產生的電磁波能對人體造成不良影響。

    對植物而言,其只能遮蓋可見光及其附近頻率的一段電磁波,對于較長波段和較短波段的電磁輻射沒有屏蔽作用。并且由于電磁波的傳播特性,放在一旁的植物對于阻擋電磁輻射是沒有絲毫用處的。仙人掌防輻射的謠言,只是來源于對它能在極端酷熱和烈日照射下的環境中生長的特性的誤讀而已。

    綜上,事實上植物們并沒有商家所宣傳的具有那么多特別的好處。那些看上去很誘人的“好處”,基本都缺乏堅實的理論基礎,更多的是依靠夸張、附會、腦補而來。家中擺放植物的最大好處,是點綴家庭,讓家變的更有格調和趣味。同時由于植物的蒸騰作用,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室內空氣濕度。在選擇家居植物時,應該按照自己的喜好和樣式搭配來選擇,而不要對這些商家所宣稱的“特殊功能”抱有太多期望。


    • 發表于 2013-11-24 00:00
    • 閱讀 ( 1581 )
    • 分類:其他類型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