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已然成了謠言圈,今天老婆又展示一篇,說海娜(Henna)染發粉致癌。事關家庭健康,必須馬上行動,趕緊花時間將染發液研究了一下,看看究竟安全不安全。
先看看染發劑的安全有沒有人管?
有,歸FDA管。一旦發現有害,FDA可以不讓其繼續銷售。但是,這僅僅包括1938年FDA獲權之后的新的染發成分,如果某種成分在那以前就開始用了,FDA就無權處理。
當然了,廠家也不敢等著吃官司,一些上世紀80年代之前使用的染發成分被證明有害后,廠家都主動撤下去了。至于這些成分是否在中國使用,就不得而知了。
染發劑分三種,染完后洗一兩次就掉了的臨時性染發劑、洗5到10次才掉的半永久性染發劑和直到新頭發生出來后才失效的永久性染發劑。對染發劑的安全研究主要集中在后兩種,尤其是永久性染發劑。
在安全性上重點是染發劑會不會致癌,研究分兩個方面,一是在實驗動物身上進行試驗,二是人群流行病學調查。
在實驗動物方面,長期給動物喂大劑量含芳香胺的染發劑會引起腫瘤。但沒有人長期吃染發劑,所以不能說明問題。也發現染發劑會經過皮膚進入血液,但沒有建立發現這種途徑和致癌的關聯,而且這種給動物皮膚涂抹的情況和人染發的情況是不同的。這些芳香胺成分在1980年以后已經被廠家去掉了。
在流行病學調查方面,主要集中在經常染發的人群和在工作中接觸染發劑的人群。對后者的調查發現在發廊工作的人膀胱癌的發病率稍高,但并沒有在前者中發現相同的現象。
2007年的一項分析報道發現有一種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和染發劑有關,但只在那些1980年以前就開始染發者之中。1980年以后開始染發的則出現濾泡型淋巴瘤發病率增加,這些婦女是用深色染發劑,里面含有更多的芳香胺。沒有發現染發劑和乳腺癌、腦部腫瘤的相關性。
根據這些證據,WHO認為在工作場所中接觸染發劑如發廊的工作人員,染發劑對他們來說是可能的致癌物,而對于染發的人來說,由于研究不足、缺乏證據,不能定義為致癌物。美國國家毒理學會不認為染發劑對人有致癌效果,但染發劑中所含的4氯鄰苯二胺則有可能參與癌癥形成。美國癌癥學會認為迄今為止大多數研究沒有發現強硬的證據,需要進一步研究以確定。
除了癌癥之外,在實驗動物上發現非常高劑量的染發劑會導致出生缺陷,但沒有人體的證據,為保險起見,建議懷孕期間最多染3到4次發,孕婦在工作中接觸染發劑者要戴手套、在通風良好的地方工作、每周工作時間不要超過35小時。
染發劑經常接觸皮膚甚至眼睛,會引起過敏反應、嚴重的皮膚刺激和眼刺激,后者會嚴重影響視力,甚至會致盲。還會導致脫發。染發劑里面普遍含對苯二胺,這是一種過敏原,這種東西在黑色染發液中濃度最高。因此建議使用之前局部試用一下,看看有沒有過敏或刺激,而且不要用染發劑染眉毛。
FDA關于染發劑的建議如下:
◆等到頭發灰白時再開始染發。
◆使用來自植物的海娜染發劑。
◆每次染發之前都要皮試。
◆認真按包裝上的要求染發。
◆戴手套。
◆不要讓染發劑在頭上停留的時間超過所需時間。
◆染完后好好洗頭皮。
◆不要將不同種染發劑混合使用。
◆不要染眉毛和睫毛。
FDA推薦海娜染發劑,指的是100%的海娜染發劑,目前市場上有很多海娜染色劑里面添加了其他東西,已經不是純天然的了。目前只有橘紅色的海娜染發劑是純天然的,因為這東西本色如此,但因為不適合所有人用,商家在海娜染發劑中加了其他東西,以改變顏色。
另外一種天然染發液是蔬菜汁做的,但也不是100%天然,很多這類染發液含間苯二酚和氨。
上面這些主要基于歐美的染發劑,中國的染發劑也許存在更多的問題,特別要小心那種號稱自行研發的天然染發劑。
總的來說,如果不是經常染發的話,染發液通過頭皮途徑進入人體引起癌癥的可能性很小。只要不是常用深色染發劑的話,造成其他健康問題的可能也不大。
編輯注: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和衛生部從未批準過含有指甲花(海娜花)成份的染發類化妝品。在中國,很多人認為海娜就是指甲花(鳳仙花),其實這是錯誤的認識。在植物分類學上,中國指甲花(鳳仙花)是一種一年生的草本花卉植物,而印度海娜(henna)是一種多年生灌木,跟中國指甲花是完全不同的兩種植物。
印度海娜染發在現代工業中已經有上百年的歷史了,歐洲聯盟,美國,日本等都是支持或提倡用印度海娜染發的,因為是真正天然的染發,但是對黑色的海娜粉是禁止的,美國FDA對黑色海娜粉與海娜身體紋身是禁止的。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