紋身,也叫做刺青,是通過針頭將顏料一點點永久注入真皮,而真皮層有豐富的血管和神經,因此會引起出血和疼痛。從根本上來說,紋身的過程也是一種創傷、是對人體皮膚屏障的破壞和令異物侵入人體的操作,對此,有一些健康風險需要注意。
1.感染:感染可來自自身皮膚上的細菌等病原體,但更嚴重的是經由未消毒或更換的紋身工具傳染的傳染性疾病,比如艾滋病、丙肝、乙肝、破傷風。比如紋身師給丙肝攜帶者紋身之后沒有更換針頭,或消毒不利,就可能使病毒進入下一位顧客的血液。實際上,紋身這種行為在醫學上也被視作經血液傳染艾滋病毒、肝炎病毒的風險因素,因此,美國血庫協會(AABB)甚至要求接受過紋身者時隔一年后才能獻血。另外,刺青前應先檢查皮膚,如皮膚有傷口、炎癥,皮癬等,不應進行刺青。
2.過敏:刺青顏料里含有多種金屬成分,比如黑色主要為四氧化三鐵;紅色可能為硫化汞、硒化鎘、三氧化二鐵;藍色主要為各種銅鹽。這些金屬元素可能會導致過敏體質的人發生過敏,表現為皮疹。雖然過敏情況并不多見,但一旦發生過敏卻不好處理,因為顏料很難立即移除,更麻煩的是有時候過敏反應還可能在接受紋身幾年后才發生。
3.肉芽腫及瘢痕疙瘩:前者是人體對異物(紋身顏料)的一種炎性反應,表現為異物周圍邊界清楚的結節;后者則是在傷口愈合過程中,傷口周圍發生的結締組織增生突起。出現瘢痕疙瘩的病人本身是瘢痕體質,之前多多少少都有過皮膚受外傷愈合后遺留突起疤痕的病史,所以有過這種情況的人要注意了,接受紋身后也發生瘢痕疙瘩的幾率極大,很可能會使你的紋身圖案面目全非。

4.MRI禁忌癥:某些紋身可能會在做MRI(磁共振成像)時引起反應。有分析認為這可能是由于磁性金屬會受到強磁場的影響,產生一定電能。比如含有磁性金屬鐵(主要出現在黑,棕,紅,肉,黃色,橙色顏料中)的,特別是范圍較大的紋身圖案, 紋身部位將出現燒灼感,疼痛、紅腫以及圖案變形。所以,如果身上有刺青,在做MRI檢查時需要告知醫生,了解潛在風險。此外,一些永久性的顏料不僅會帶來不適,還可能影響成像,特別是已有報道發現,紋眼線的患者會影響眼部MRI的圖像質量。
5.隨著時間流逝圖案改變:盡管圖案剛完成時都會令人滿意,但隨著時間的流逝,體重的增加(包括懷孕引起的體重增加)會使得皮膚改變,延展、松弛,從而使得紋身的圖案也拉伸扭曲、并變得模糊。因此,紋身前需要一再想清楚,你是否能夠接受多年后這樣的變化。
確保安全紋身
一些發達國家對刺青行業的安全性設立了相關規定,比如紋身師需要接受衛生培訓,建立消毒意識,美國紋身師要經過紅十字會或者美國勞工部培訓等。對于那些并沒有相關法規的國家和地區,只能建議你選擇紋身店時多留意衛生狀況:
確認給你使用的針頭、托盤、紋身師的手套是一次性的,問清楚非一次性的用具是否經過高溫滅菌,以及其他不能使用高溫滅菌的器械如紋身手柄、操作臺面等是否經過消毒劑消毒。
其實,即使是合格的紋身店,也會有潛在風險,比如2012年,新英格蘭雜志就刊登了一例發生在美國的紋身相關皮疹爆發事件,涉及羅切斯特和紐約,共有19位病人感染了龜分枝桿菌,年齡由18歲到48歲。經調查,病人都曾在同一個紋身店紋身,出現皮疹的皮膚都是在使用了一種新的灰色墨水(由黑色顏料等稀釋混合而成)的區域。最后發現,感染源不在紋身店,而是這種灰色墨水,該墨水在亞利桑那州混合后、分裝前就已經被龜分支桿菌污染。

紋身后注意事項
最后,美國梅奧診所提醒大家紋身后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1.24小時后可拆開繃帶,涂上抗生素藥膏;
2.紋身處要保持清潔,但洗澡時要注意避開,可用清水小心單獨清洗,用毛巾輕輕蘸干,不要擦拭。
3.不能游泳;
4.紋身處要注意防曬;
5.一天內可多次使用溫和不刺激的潤膚乳滋潤紋身處;
6.選擇舒適的衣物,不要刺激傷口;
7.等待2周左右結痂自然脫落,期間不要去摳痂皮;
8.若懷疑紋身處有感染(紅腫疼痛等),或愈合中出現問題,應盡早咨詢皮膚科醫生。
關于去除紋身
最后,若你因種種原因(也許只是厭倦)決定去除紋身,請先做好接受以下幾種情況:痛苦而漫長的療程;支付不低的價格;不可能完全將顏色去除;去除過程可能引起過敏、留下疤痕;以及,不管怎樣,那里的皮膚再也不可能是紋身前的樣子。
1.首先,目前一般會用激光的方法來去除紋身,還會使用到酸,這是一個對皮膚有害的過程,你應該去醫院找醫生,而不是去紋身店找紋身師來操作,更不可以DIY;
2.彩色的紋身會比黑色的更難去除,可能得反復多次;
3.不同顏色的顏料需要用不同波長的激光,而好幾種不同的激光治療可能會引起過敏;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