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包括女性都說自己“路癡”,沒有方向感,在找路認路方面比男性要差很多。有些男生也會笑話女生的這個小缺點,哎!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是先天的因素,真的缺乏這種“天賦”,還是“自我實現的預言”,自己覺得是路癡,然后就真變成“路癡”了呢?我們今天就給廣大被說成“路癡”的女性討個說法!
1. 女人的方向感天生就比男人差?

我們在生活中所說的方向感,通俗的說是知道“我在哪”、“我面向哪”以及“目的在哪個相對方向”這樣的意識,其專業描述叫做“空間能力”。空間能力一部分由先天因素決定,另外一部分由后天訓練得以發展,特別是受到兒童時期的訓練所影響。比如,在幼兒時期玩積木類游戲,就能有效地增強孩子的空間能力。
在現有的科學研究中,大量的數據支持形成了基本上公認的結論——在人類和很多動物中,雄性動物(包括人類、鹿鼠、草甸田鼠、大鼠和靈長類的恒河猴)具有相比于雌性動物更好的空間能力:

因此,在統計意義上,女性平均比男性的空間能力弱,在面對找路這樣的事情時,女性會感到更加困難。這說明了先天因素的影響力。
2. 后天空間訓練,你的方向感也能無敵!

雖然說,女性先天上比男性方向感弱一些,但是,后天的鍛煉也可以增強自己的方向感。實際上,空間能力需要持續而長期地鍛煉和學習,一個人的空間能力會隨著他/她的教育和生活能力的變化而變化:他可能因為不斷地訓練和學習獲得發展,也可能因為長期遠離這方面的復雜任務而使自己的空間能力荒廢。一個在集體出行中經常負責帶路的人的空間能力會不斷得到鍛煉,他的空間能力優勢也會越來越大,這使得他在以后的帶路中越來越自信。
另外,空間能力還與其他一些能力相互關聯,這包括數學、語言、記憶和邏輯等。它們相互牽制和促進,因此一個受過更高等教育的人更可能具有更好的空間能力。
3. 被稱為“路癡”的女人該如何反擊!

實際上,在男女空間能力的統計數據上,個體差異的波動通常很大。也就是說,這一統計意義上的結論在具體到個體時,很難有什么適用性。其實,優于男性空間能力的女性可能很常見。此外,具體在找路這一件事情上,使用一定的策略會消除這些統計意義上的差異:男性在空間坐標、方向上比較敏感,但是在尋找路徑時,女性使用標記性建筑物等策略,也能達到同樣的尋路效率。
所以“路癡”的一部分原因,還要歸因于導航軟件的設計,這些設計更多地為男性考慮,現有的導航軟件通常給出的信息是距離、方向、左右這樣的概念,而女性對這些東西不敏感,進而難以理解。總而言之,女性要避免陷入“自我實現的預言”這一陷阱,在找路的時候不要回避,多多鍛煉就能有很好的空間能力。有意識地訓練自己,那么下次如果再有男孩子說你是“路癡”,你就可以反擊他并證明給他看,其實你的方向感也很強!
(作者:中國科學院博士、德國馬普學會博士DieEule,原創文字,轉載請注明出自知識就是力量微信公眾號)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