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性格標簽,一個人的某些特質會決定ta是否受人喜愛、招人討厭。但如果一個人沒有標簽,你覺得別人會對ta更喜歡,還是更討厭?
所謂的“老好人”就是一個這樣的存在——喜歡在爭議的當下和稀泥、不想得罪任何人;脾氣很好、沒有底線(或者底線一降再降);不會強勢地爭取什么、你甚至看不到他表達自己的態度觀點……但凡他性格上有任何一個尖銳的特點,我們都不會給他加上“老好人”的注解。而這樣一個人在你面前,你會愿意和ta成為知己好友、生死之交嗎?

回想一下,在一段親密的關系(友誼)里,我們都需要些什么,又是怎么做的——
同類間的吸引
人們傾向于喜歡在態度、價值觀、興趣、背景及人格等方面與自己相似的人,換句話說就是與其找個三觀不合的人來給自己添堵,不如找個“同類”一起對看不慣的人事物開嘲諷。
But“老好人”更像是隨便倒的墻頭草,跟你說話時要么同意你說的,要么跟你打哈哈,等到遇上跟你意見相左的人,又會為了不得罪人而站去對方那邊。你壓根就不知道“老好人”們的原則在哪里、內心又真正認同什么,更別說什么“同類”了。
“秘密”的交情
人們之間親密關系的發展與人際交往中溝通的水平有關,隨著話題由淺入深,人們之間的關系也由「一般」向「親密」轉化。剛見面時,我們會聊些“今天天氣不錯”“你這發型挺好看”之類不痛不癢的話題,可越來越熟了還在聊這些就有點奇怪了,正常的交往下早該邁入互揭老底、一起八卦的階段了。
But 你敢和“老好人”大爆你的小秘密嗎?基于我們“你說一個秘密,我還一個秘密”的自我展露慣例,要是對方不愿意說太多自己,我們在接下來的交往中也會慢慢收回自己的“度”;可要是對方八卦來八卦去的也不會好到哪,因為你會接著懷疑“老好人”們是不是在每個人面前都是這樣暴露自己、甚至暴露你。#自我展露可以增進人際親密關系,也能疏遠
吵架了怎么辦
當你和別人爭得臉紅脖子粗、就差捋起袖子打一架的時候,你的朋友們會怎么做?武力值爆表的可能會給你當打手,腹黑的就拉開你再密謀日后狠整對方一把……但不管怎么做你都知道他們會站在你這一邊,為你著想。
But“老好人”們通常都是勸和,但注意哦,他們不是心中斷好是否、先忍一口氣,等時候到了再找機會往人背后捅刀子,而是模糊掉對錯,為了風平浪靜的表象寧愿把自己底線一降再降,甚至還要拉著你的底線一起降。在你最需要認同和支持的時候,“老好人”們什么都給不了你,甚至還可能在背地里埋怨你給ta找事、讓ta跟著得罪人。
“老好人”們看起來可能人緣不錯,但要是細數下來你會發現都是些泛泛之交,為了這個那個目的在ta身邊打轉,至于真正交心的、出了事能幫把手的就別想了。演變成這樣,不知道這些「希望跟所有人交好、所有人也能對自己好」的“老好人”們又會做何感想?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