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大唐公主告訴你什么叫“有錢任性”

    唐朝武則天時代,“宗室諸女皆以驕奢相尚”,她們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所貴于富貴者,得適志也。”所謂“志”可不是志氣的志,而是想怎么樣就怎么樣,為所欲為。

    因是金枝玉葉,公主們有豐厚的收入過著奢靡生活。《資治通鑒》卷二百四記載:“(太平)公主方額廣頤,多權略,太后以為類己,寵愛特厚……太平(公主)食邑獨累加至三千戶。”

    唐朝的慣例是,親王的食邑(封地)不過千戶,公主的正常食邑是350戶,而武則天給太平公主的經濟待遇接近原標準的10倍!

    到唐睿宗景云初年,更是“加太平公主實封滿萬戶”,這在唐朝歷史上前所未有。而且,太平公主“田園遍及近甸”,田地莊園不僅多而且都是好地段,同時,她還很有經濟頭腦,“收市營造諸器玩,遠至嶺(南)、蜀,輸送者相屬于路”,經濟實力巨大。

    《資治通鑒》卷二百八記載,唐中宗神龍二年(公元706年),下旨:“太平、長寧、安樂、宜城、新都、定安、金城公主并開府,置官屬。”其中,太平公主是唐中宗的妹妹,另外的6個公主都是他的女兒。

    國家為7個公主設置了衙門和一套辦事班子,這助長了公主們干涉朝政的念頭。唐中宗景龍年間,左監門大將軍薛思簡等宦官,“縱暴不法”,即便有監察官員彈劾他們,朝中大臣也不敢治他們的罪,原因就是因為他們被當朝皇帝的女兒安樂公主所寵信。

    公主們飛揚跋扈的例子很多。唐代劉肅的《大唐新語》中說:“安樂公主、韋溫等侵百姓田業”,個別有良心的官吏想為百姓伸張正義,但是,無一例外地遭到趨炎附勢的地方官員的打擊排擠。

    并且,安樂公主還打皇宮的小主意——想得到皇城內的昆明池,皇帝老爸雖然寵女兒,但是礙于皇家規矩,沒把昆明池給女兒。

    安樂公主頓時發飆,“大役人夫,掘其側為池,名曰定昆池”——皇帝老爸你不給我老李家的池子,我就在旁邊挖個新的,還一定要勝過那個老池子,就叫“定昆池”,把昆明池給“鎮定”住。

    唐中宗不但不怪女兒瞎胡鬧,反而帶著皇后去參加“定昆池”竣工宴會,還要求百官們寫詩紀念這一偉大的時刻。連皇宮大院都不放在眼里,這樣跋扈驕橫的公主誰還能管得住她!

    要問安樂公主的生活到底有多奢靡,舉個簡單細節:正史記載,安樂公主有條裙子,上面繡了花卉鳥獸——這倒不算奇特,奇的是這條裙子在太陽下,在陰涼處,在有光、沒光的不同地方,“日中影中各為一色”,經有關學者的物價換算,這條裙子竟價值1億!

    被爸爸深深寵愛的安樂公主政治野心極大,為了讓她媽媽韋皇后能像她奶奶一樣掌權,她與母親韋后“相與合謀,于餅餡中進毒”,毒死了皇帝爸爸。唐中宗至死也不會想到他的“貼心小棉襖”竟然是“毒棉襖”。

    當皇太子李重茂即位后,安樂公主心還不死,試圖掀起宮廷政變把她的叔叔(后來的唐睿宗)和姑媽太平公主除掉。

    但是,安樂公主沒斗過他叔叔的兒子李隆基和姑姑,被李隆基的勢力先行下手。公元710年,六月庚子日夜里,唐朝皇宮刀光血影,“韋(皇)后惶惑走入飛騎營,有飛騎斬其首獻于(李)隆基。安樂公主方照鏡畫眉,軍士斬之”。

    毒死老爸、慫恿老媽當皇帝的權欲熏心的任性公主就此收場。


    (作者:李曉巧)

    • 發表于 2016-01-26 00:00
    • 閱讀 ( 799 )
    • 分類:其他類型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