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日是我國農歷小年,正當大多數家庭歡聚一堂,開懷暢飲,共享美食之時,在廣州火車站卻出現了令人震驚的一幕。因天氣原因,多趟火車晚點,致使近10萬旅客滯留,很多旅客出現情緒不穩,焦躁不安的狀況。像這樣的情況,在中國每年春運或黃金周的環境下并不罕見,由于各種因素相互交織在一起,有可能使某些出行者遭遇旅途綜合征的突襲和侵擾,并造成身心上的損害。
什么是旅途綜合征?通常會在什么情況下產生?
旅途綜合征,又稱旅行性精神障礙,是旅行者在旅途過程及交通工具中常見的一種急性短暫性精神障礙。可出現意識障礙,片段化的妄想、幻覺或行為紊亂。但病情持續時間往往不長,數小時至一周內即可自行緩解或消除,若及時使用小劑量鎮靜類藥物,則見效更快。
此病多發生在置身于擁擠嘈雜的鐵路慢速列車的旅客中,患者發病前可能因受到某些應激事件(如晚點、滯留等因素)、過度疲勞、過分擁擠、慢性缺氧、睡眠紊亂、營養及水分嚴重缺乏等綜合因素的作用下,精神及身體功能在應對環境變化時出現調節適應能力減退或者失常,最終導致精神崩潰、反應失常的急性精神障礙。過去由于我國出行條件簡陋落后,發病率較高,現今由于動車、高鐵線路大幅增加,整體來說,有明顯下降趨勢,但在春運等客運高峰期來臨時,仍處于患者多發時間段。另外,在乘坐飛機出行時,有所謂的經濟艙綜合征,也是旅途綜合征的一種特有形式,只是患者相對較少。

什么人易得旅途綜合征?發作時會有什么癥狀?
從臨床上分析,旅途綜合征患者呈現如下特點:
多為初次或者較少乘車的獨行者,文化程度低,以青壯年為主,在陌生環境內,缺乏人際交流。
患者乘車時間長甚至需多次換乘,睡眠不充分,長時間進食不足且營養缺乏,車廂擁擠不堪影響取水、如廁等,患者身體及生理指標出現某些異常或紊亂。
大多身處嚴重超員,室內空氣渾濁的硬座車廂中,甚至都沒有座位,自身活動及舒適度嚴重受損,出現局部肌肉緊張,某些部位因姿勢受限,受壓迫而供血不足,并導致身心極度疲勞。
另外,多數患者有性格內向,易沉默、孤僻、悲觀、對他人有防范及敵意等特點,具備一定的易感心理素質。

從臨床表現看,旅途綜合征符合急性短暫性精神障礙的特點:
定向障礙(地點、時間、自我等定向障礙);感知覺障礙(錯覺、幻聽、幻視等);思維障礙(被害妄想、關系妄想等);情緒障礙(緊張、焦慮、恐懼、哭泣、癡笑、抑郁);言語障礙(言語零亂、理解困難、無法有效交談);行為障礙(沖動傷人、毀物、跳車、自傷、自殺、無目的行為等);注意及記憶障礙(注意力渙散、迷茫、遺忘等)。
去年暑期,曾連續發生了數起因乘坐列車出行而引發的旅途綜合征事件。其中一起病例中的某年輕女子,在歷經乘車加換乘達30小時的旅行后,出現了在雨中脫光衣服的突發情況,引起眾人圍觀,最后在警察干預下,責令拍攝或錄像者刪除影像資料。女子康復后述說,自己的那些行為完全在無意識下不受控制地發生的,這起事件造成了一定的社會影響,引發人們對旅途綜合征廣泛關注和重視。

如何預防和應對旅途綜合征?
1.出行者要學會自我調節情緒,盡量增加在交通工具上的活動。至少每隔一兩小時起來活動一下筋骨,伸伸腰,做個深呼吸,在途中靠站時,下車走走,或在門口處呼吸新鮮空氣,減緩旅途中的不適。
2.在出行前幾日,保證充分的休息,不拖著疲憊的身軀上路,不少人抱著正好上車就可睡覺補覺的態度,其實,在火車上要想睡個好覺,是有難度的,而且坐姿睡眠易造成血液循環不暢,引發靜脈血栓。最好能與親友結伴而行,相互照應。
3.有精神病史的人最好不要在客流高峰時出遠門旅行,以免舊病復發,造成治療困難。若一定要出行,最好兩人以上同行,并備好藥品應急。當個人出現難以適應的頭暈、緊張、焦慮不安等情況時,應及時向列車工作人員求助。如有必要,可以幫助聯系就醫治療。
4.出行時不要隨時攜帶大量現金或貴重物品,以免旅途中始終處于精神高度緊張狀態,可把錢存在銀行卡里,物品可安排郵寄或托運,這樣既可以做到財物安全,還可以消除引發情緒緊張的源頭。
5.一旦發現身邊有人出現精神異常或有疑似旅途綜合征患者,請不要圍觀、拍照、嘲笑,應及時與列車乘務員聯系,并設法為患者提供必要協助,安撫患者使其安靜下來,為后面的專業治療贏得時間,創造條件。
(作者:潘鳴,青島一鳴心理咨詢中心,心理咨詢專家,微信公眾號YMXL525,原創文字,轉載請注明出自知識就是力量微信公眾號)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