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到了,喝酒成了所有大小聚會必做的事,要看感情有沒有,就看酒量有多深!喝到深處,那就是“誰也不服,就扶墻了”。在這樣的時間說喝酒的危害,是有點掃興。所以今天不討論危害,給大家提點喝酒中的誤區,讓大家少受點痛。
誤區一:香茶和咖啡醒酒又提神
酒后喝茶是很多人的習慣,殊不知這習慣大大傷害了我們的身體,因為茶葉中的咖啡堿可迅速起到利尿的作用,促進尚未分解的乙醛過早的進入腎臟,刺激腎臟。而咖啡中的咖啡因能刺激中樞神經,會使大腦興奮,引起血管擴張,加快血液的循環,引發高血壓
建議:喝酒的同時最好能多喝白開水,能起到稀釋酒精的作用,并能加速排尿,減少酒精的副作用。
誤區二:“一指禪“摳完就舒坦
“一指禪”是很多喝酒人士的必備武功,喝多了就摳,摳完了繼續上陣。在我們自鳴得意的時候,卻不知道這是一個很危險的動作。雖說這種方式能快速排出酒精,但是在摳的時候很容易造成腹內壓增高容易造成胃出血,還能引發十二指腸內的食物逆流,造成急性胰腺炎。
建議:如果要用一指禪,不要在酒足飯飽之后,要在喝酒的早期使用,當然不用最好了。
誤區三:“混搭”才是范
很多時尚人士愛混搭喝酒,雪碧加紅酒、可樂加白酒,以為這樣就能稀釋酒精、改變口感,但是碳酸飲料能在胃里釋放二氧化碳氣體,加速酒精進入小腸,小腸吸收酒精的速度加快,加大傷害。而且就被稀釋了以后,會喝的更多,更容易喝醉。
誤區四:酒神出世,唯“快”獨尊
為了顯示自己的豪邁氣概,一口悶是慣用的手法,可是喝酒的速度快了以后血液中乙醇的濃度升高的也快,醉的也也會很快,其實喝酒應該學學孔乙己,慢慢品,這樣能有充分的時間讓乙醇在體內分解,不容易醉。
誤區五:小紅臉蛋,越喝越能喝
很多人都認為喝酒害怕紅臉的,因為紅臉的能喝,這類人血液循環好,能快速的分解酒精,不容易醉。其實,喝酒臉紅的人是因為缺少乙醛脫氫酶,不能分解乙醛,導致體內乙醛推擠過多,引起毛細血管的擴張、心跳加速、血壓上升造成的。
誤區六:餓著肚子喝酒
空腹時喝酒胃在沒有保護的情況上能加速酒精的吸收,肝臟來不及就酒,血液中的酒精濃度會快速升高,更容易醉。
誤區七:醉酒睡一覺,不怕查酒駕
很多人認為我喝多了,只要睡一覺,就沒事了,開車不怕查酒駕了。可是正常成年人酒精代謝分解的平均速度:15毫升/小時,而血液中的酒精濃度在喝酒后的1-1.5小時能達到最高峰,假如一個人喝了500ml的白酒,計算一下大概需要33小時來分解,這還需要我們有個強健的體魄,來配合。所以,很多人前一天晚上喝多了,早上開車也能查出酒駕的原因
誤區八:改喝紅酒不傷身
大多數人認為,白酒傷身,紅酒養人,但是請別忘了,不管白酒還是紅酒都是酒啊,主要還是要控制飲用的量,中國營養學會建議:成年男性酒精25g/天,啤酒750ml/天,葡萄酒250ml/天,38°白酒75 g/天,高度白酒50 g/天。成年女性:酒精15g/天,啤酒450ml/天,葡萄酒150ml/天,38°白酒50 g/天。
所以想要喝酒不傷身只有控制量,當然不喝最好了。
誤區九:煙酒好兄弟
看飯店里吃飯的時候,經常看見一桌桌邊喝酒邊抽煙的人,都說是煙酒不分家,可是香煙中的尼古丁對人體有麻醉的作用,能減弱酒精對人體的作用,在邊抽煙的同時,就也喝多了。
誤區十:臘肉香腸下酒菜
前面說不要空腹喝酒,但是真是空腹了,也要先吃菜在喝酒,不過不要以臘肉香腸做為下酒菜,因為腌制品中含有大量的色素和亞硝胺,與酒精發生反應不僅傷肝,還能傷害口腔和食道黏膜,誘發癌癥。
以上十點給大家做個總結,盡量減少酒后對身體的傷寒,但是最不傷害的方法就是不喝,如需飲酒 需限量。
參考資料:
1、《中國居民膳食指南》
2、《飲酒與健康》李麗
3、《飲酒誤區知多少》
4、《揭秘飲酒背后存在的十大誤區》
蔡鳴
國家二級公共營養師
原創文,如需轉載請聯系
微博:@營養師蔡鳴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