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WiFi殺精嗎?

    流言說:我們房間對面墻上裝著無線寬帶路由器,大家都用那個上網,信號挺足,也很方便,這個信號源跟我們這么近,輻射會不小吧,而且常年開著,有一些小擔心。

    回答:

    和手機輻射一樣,無線上網的路由器和筆記本電腦一端產生的輻射都在安全范圍以內。

    論證:

    首先,wifi無線上網使用的電磁波波段一般是2.4GHz到5GHz,和手機使用的射頻電磁波波段比較接近(比手機使用的頻率稍微高一些),屬于非電離性輻射,主要是對人體組織的加熱作用可能影響健康,需要比較大的強度才會造成傷害。

    在過去的幾十年,研究人員對這一波段的電磁輻射與某些疾病發病率的關系進行過很多研究,其中也不乏認為會產生影響的結果,但是這些研究大都只是猜想或者很微弱的聯系,沒有得到廣泛認可,也沒有上升到令人擔憂的程度。比如最近報道的《阿根廷研究稱筆記本WiFi會降低男性精子活力》,論文認為可能存在熱效應以外的其他效應降低了男性精子活力,但是這項實驗中只是將體外的精液連續接受輻射4個小時,與體內精子接受wifi輻射的實際境況有所不同;實驗中移動率下降,DNA片段化增多的那部分精子是否會對整個精子群體有明顯影響也有待確定;此外實驗樣本只有20幾個,重復試驗也未進行;對照組的設置也存在不合理的地方。因此簡單推論到人體,說筆記本wifi會降低男性精子活力,還為時過早,需要更多的研究驗證。科學界對于日常生活中這一類輻射的基本看法仍然是:“目前沒有可信的證據可以證明微弱的射頻信號會對人體健康產生影響”。

    其次,無線上網的輻射大小主要取決于信號的功率,和無線路由器的帶寬沒有必然聯系。帶寬相當于你在同樣的時間內表達的信息量大小,功率相當于你說話的時候的聲音大小。通信的帶寬取決于很多因素,帶寬大不意味著輻射一定大,比如第一代手機大哥大的輻射比現在的手機大很多,可是帶寬卻很小,只能傳輸聲音信號,連短信功能有沒有;最新的手機可以傳輸各種多媒體信息,產生的輻射反而在減小。

    實際測量:遠小于安全上限

    2007年香港電訊管理局曾經測量了市內餐廳,便利店,圖書館,住宅,辦公室等各類地點62個wifi無線路由器周圍的輻射強度,發現測量值只有國際非電離性輻射委員會的安全上限0.03%到0.3%,而且這些輻射值都是在很靠近無線路由器的位置測量的,大多數情況下從路由器接收到的輻射還會比這些值低很多。因為香港人口稠密,面積狹小,無線上網又很普及、wifi站點很密集,其他城市的輻射情況應該會更低,不大可能高于香港。加上不同城市使用的無線上網設備也基本沒什么差異,所以這個測量結果還是具有普遍性的。英國健康保護局曾估計,即使一個離身體有一段距離的無線路由器常年開著,它1年所產生輻射大概也只相當于打幾十分鐘手機的輻射量。

    那么筆記本電腦的無線上網功能和手機的輻射大小相比較又如何呢?根據英國健康保護局的研究,筆記本電腦無線上網的輻射吸收比率SAR值[注]只有使用手機接聽電話的時候的1%,其中的主要原因還是上面提到的距離遠近。因為手機可以緊貼著大腦,而筆記本電腦離身體還有一段距離。不過,我們無線上網時一次就要使用幾個小時,手機通話一次機會幾分鐘,考慮時間長短,筆記本電腦無線上網的輻射量與手機輻射量應該大概在一個數量級上。

    無論筆記本電腦還是手機,他們的輻射值通常都在毫瓦每平方米這個水平上,遠低于國際非電離性輻射委員會制定的安全上限——10瓦每平方米(這個上限值只是一個以防萬一的安全限制,并不是說超過這個值,就會生病,只是會有輕微的健康風險)。

    [注] 輻射吸收比率SAR值:人體組織單位時間內吸收的電磁輻射量。



    • 發表于 2014-01-02 00:00
    • 閱讀 ( 1006 )
    • 分類:其他類型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