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鉆石本質上是由碳構成,更確切的說,是由高度有序的碳原子組成。雖然地質學家仍在研究鉆石如何于10億至30億年前在地球上形成,但根據一項發表在《自然》(Nature)雜志上的研究,他們認為鉆石的形成過程是這樣的:
1. 二氧化碳被掩埋入地下100英里(約160公里)。
2. 加熱到1200攝氏度。
3. 被每平方厘米5,1000千克的壓力緊緊壓縮。
4. 迅速流向地球表面降溫。
可以看到,天然鉆石的形成條件非常苛刻,因此天然鉆石具有很高帶的經濟價值。由于天然鉆石的稀少,這就催生了人造鉆石:目前有兩種方法可以在實驗室中合成鉆石。

第一種合成鉆石的方法被稱為高溫、高壓法(簡稱HPHT法)。這是最接近地球內部產生的鉆石,原料是石墨(沒錯,石墨本質也是碳,是碳的一種同素異形體。我們最常接觸到的石墨就是鉛筆),把石墨置于高溫、高壓以及金屬催化劑的體系中。通過HPHT法,石墨的晶體結構被破壞重組,在幾天之內就能形成鉆石。然而,這些鉆石不像天然鉆石那么純,因為在反應體系中,有金屬催化劑參與其中。

另一種合成鉆石的方法就是化學氣相沉積法(簡稱CVD法),這種方法無需巨大的壓力,并且還能產生比天然鉆石更完美的人造鉆石。先把一塊鉆石置于減壓室中,然后用微波束轟擊天然氣,形成碳的等離子體。當氣體加熱到2000度時,碳原子就像“雨”一樣落在減壓室的鉆石上并依附在其之上,然后完美的鉆石就能在一夜之間生長出來。最后,再用高功率的激光把鉆石切割成想要的形狀就行。
文章首發:怪羅網(www.guailuo.com)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微信搜索“怪羅”(id:guailuo123)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