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說“騙得了別人,騙不了自己”,可你相信嗎,有些時候我們“騙”別人是難如登天,反而卻能輕易把自己騙得團團轉。而那些只能騙自己“謊話”,你聽過多少?

今天你成了“焦點”沒?
有一種錯覺叫做,當你撒謊的時候,總感覺全世界都在等著拆穿你的丑陋嘴臉。
這固然是做賊心虛沒錯,但你是否想過,或許別人根本就看不出來你撒謊了沒!人們在看待自己時,總是想當然把自己當成一切的中心,“我更重要”、“別人都在注意我的一舉一動”、“我能左右身邊其他人的想法”,但是真的如此嗎?這個世界上真的有那么多“焦點”嗎?
場景一,
你如往常般走進一間教室/辦公室,你猜會有多少人注意你的到來、你今天穿了什么?
研究者在相似實驗中看到的是,當事人認為至少有一半人會注意到他的T恤,但實際上真正留意到他穿了什么的人只有23%。
場景二,
演講。站在臺上的我們或多或少都會有些緊張,當我們覺得自己已經快要緊張到邏輯混亂、口齒不清的時候,臺下的觀眾又能看出多少?
在一個兩兩一組、互為演講者-聽眾的實驗里,研究者給出的結論是68%的人認為自己比他們的搭檔表現得更緊張。可以說,我們只記得放大自己的失常,卻忘了別人的錯處我們也不見得能找到。
人們認為自己隱藏的情緒一旦外露就會被別人發現,但實際上別人可能根本看不出來。——透明度錯覺

今天你“甩鍋”了沒?
事情成功了是因為我們能力強努力夠,失敗了就是別人拖后腿、事情太難辦、運氣太差了……
當我們在拿自己和別人相比較時,總會陷入一個“怪圈”——大部分人都覺得自己比平均水平更高,更勝任自己的工作、更友善、更聰明、更英俊,也更沒有偏見、更健康、更有洞察力、甚至自我評價更客觀……
政治家說,我能勝利是因為我勤奮工作、為選民服務到位,面對問題總能采取正確的應對策略;如果我失敗了,那都是運氣不好,小伙伴不給力我也沒辦法。
CEO說,公司利潤增加了是因為我管理有方,利潤下滑了那全是因為經濟不景氣。
丈夫說,我明明做了還多家務活,妻子還總在嫌棄我無所事事、不懂幫忙。#一個針對婚姻中自利偏差的研究發現,在加拿大,年輕夫婦對自己承擔的責任的歸因比配偶的要多,丈夫估計自己做了42%的家務活,而妻子估計他們只做了33%。
當我們處理和自己有關的信息時,我們總是一邊輕易地為自己的失敗開脫,一邊理所當然地接受成功的榮耀,還有強大的“自信”覺得自己就是比別人好。——自利偏差
多一點真誠,少一點套路,對別人,更要對自己。想要認識真正的自我,就從接受自己沒那么重要、沒那么“有用”開始吧。
33IQ,讓你越玩越聰明的網站。
網站 33iq.com,公眾號:每日謎題(ID:meirimiti)、33IQ網(ID:Sroan33iq),另有移動客戶端可搜索“33IQ”進行下載。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