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抑郁癥,這不是見不得人的病

    一名演員的死,再次把抑郁癥推到人們視線的焦點。大多數人的反映不外乎兩種,一種是非常驚訝,看起來這么陽光,怎么會得抑郁癥呢?另一種人則上網狂查抑郁癥的相關資料,怎么看自己怎么符合抑郁癥的診斷標準,于是,悲哀的情緒久久不能散去。

    為什么人會抑郁?什么樣的人容易抑郁?抑郁離抑郁癥有多遠?一旦發現我們自己有抑郁傾向,該怎么辦?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討論的話題。

    抑郁是一種正常的情緒狀態

    就如同潮起潮落,我們每個人的情緒也絕非一條直線,總是會起起伏伏,有時喜有時悲,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而抑郁就是其中的一種情緒狀態,主要的表現就是情緒低落,動作遲緩,記憶力減退等。

    我們每個人可能都會經歷過這種狀態,就是什么都沒興趣,什么都懶得干。但是好在大多數人會很快就會調整好,要么經過一個周末的休息,要么跟朋友出去吃飯K歌,要么干脆蒙頭大睡,第二天醒來以后,重新振作,又投入到正常的生活工作中。

    就這樣,希望與絕望交替,快樂與沮喪并行,這是每個人都會經歷的心境。抑郁是我們每個人都會感受到的一種情緒,這是一種很正常的情緒。

    抑郁與焦慮的區別

    很多人分不清楚抑郁與焦慮。其實,抑郁的核心是——缺乏快樂,喪失激情;而焦慮的核心是——為尚未發生的事情感到不安。

    比如,同樣被領導批評了,抑郁的人會覺得:我完了,我什么都做不好,我糟糕透了;而焦慮的人會想:領導會不會對我產生不好的看法?下一件事情如果我再做不好怎么辦?

    抑郁與焦慮,一個靜一個動,一個消沉一個興奮。只要程度不過分的話,抑郁與焦慮對人是有一定的積極意義的。我們人類進化出來這種高級的情緒,也必定會有其存在的理由。

    先說抑郁,適當的抑郁其實是對自我的一種保護,比如在遇到困難的時候,抑郁情緒讓你停下來,不要太過勉強自己,避免“撞南墻”甚至“撞得頭破血流”。在遇到多種選擇時候,抑郁也會讓人避免沖動或者慌亂下做出錯誤的選擇。

    而焦慮也是如此,適當的焦慮可以激發人的大腦活力,比如,一個容易焦慮的人更會“未雨綢繆”,為自己下一步要做的事做精心的計劃,考試時候的“急中生智”、演講時候的“口若懸河”都是在輕度焦慮狀態下才能做出的事。

    抑郁與抑郁癥

    抑郁情緒是一種正常甚至有益的情緒,正常的意思就是時間短,程度淺,而且往往由負性的事件激發。

    一旦抑郁情緒時間長(臨床診斷是超過兩周)、程度深、即便沒有明確的負性事件發生也還是覺得垂頭喪氣,那就是患上了抑郁癥。

    抑郁癥患者的情緒的波浪線變成一條直線,沒有快樂,沒有希望,只有絕望,而且在絕望的道路上越走越遠,甚至會影響睡眠、飲食、工作,無法正常生活,最后感覺不到活著的樂趣,就會選擇自殺。

    抑郁癥并非坐以待斃

    抑郁癥不是一旦患上,就消極等著病情發展直至自殺。抑郁情緒產生于某一特定的刺激事件,但是抑郁癥卻是長期日積月累的矛盾與掙扎。

    感到自卑,就到處去尋找自信,在別人面前表現出高貴與自尊,博取他人的贊賞;怕失敗,就到處去尋求成功,為人謙恭……我們看到了一個陽光快樂的喬任梁,一個精致優雅的張國榮,把漂亮的外表展示給大家,卻不讓人看到內心的掙扎。所以很多人會說:他怎么會抑郁呢?不像啊!是的,整天抱怨、唉聲嘆氣的人,不是抑郁癥,起碼他們還愿意表現出抑郁。

    而患有抑郁癥的人不愿意讓別人看到真實的自己,他們只是自己做一只猶斗的困獸。不管外人看起來他有多么風光,內心的黑洞只有自己能感受到。當所有的努力都無法填滿內心的黑洞,他們就會在筋疲力盡中放棄,放棄掙扎,放棄希望,赴死成為一種解脫。抑郁癥,必須依靠外力才能得以緩解。

    什么人容易得抑郁癥

    迄今為止,人類仍未能完全揭開抑郁癥的真正面紗,只能揭示一些可能的因素:

    1.先天具有“抑郁氣質”的人。有研究表明,人在抑郁的時候,大腦分泌的某些神經遞質的量會出現異常,這種異常可能來自基因。這一說法并未得到確鑿的證據,權當是一種“合理的猜測”。

    2.缺乏安全感。當人缺乏安全感的時候,就會與他人保持距離,使得別人難以走進他的內心,而他也因此成為一個孤獨者,獨自承受來自各方的壓力,這使得他在抑郁癥的泥潭中越陷越深。

    3.追求完美。往往與“注重細節”在一起,抑郁癥患者往往對自己要求非常高,不允許有失誤,于是花大量的時間與精力在細節上,最后哪怕有一點不盡如意的地方,他都無法原諒自己。

    4.缺乏自信。用很努力的表現來掩飾深深的自卑,一旦受到觸發事件的刺激,內心就會變得更加自卑,更加封閉,惡性循環的結果,就是自信心消失殆盡,自我價值蕩然無存。

    5.內心敏感。抑郁癥患者是敏感多情的,別人的一句話,一個眼神,網上一個留言,一個評論,都會被他看在眼里,記在心上,成為壓在背上的沉重包袱。因為追求完美的他總是要試圖獲取所有人的歡心,而這根本就不可能。

    如何走出抑郁癥

    首先就是要察覺自己的情緒,無論是快樂、悲傷、歡喜、抑郁,都要覺察,這是一種能力,培養這個能力的一個簡單方法就是分享,跟好朋友傾訴,或者發朋友圈:我今天非常高興,因為什么什么;我今天抑郁了,因為什么什么。

    其次,就是接納自己的情緒,不要跟自己講“理”,譬如“我應該快樂,不應該這么沮喪”,心情不是講理的地方,沒有什么應該與不應該,所有的情緒都有發生的理由。

    第三,一旦發現自己無法跳出抑郁的圈子,及時找專業人士(精神科醫生、心理咨詢師)尋求幫助。為患者保守秘密是咨詢師最基本的職業道德,所以,對他們可以敞開心扉。現在網上有很多心理咨詢,咨詢師只能通過患者的語音或者鍵入的文字來展開咨詢,看不到來訪者的肢體語言、眼神、表情,這些信息的丟失可能會使得咨詢師的判斷有失精準。

    第四,運動。有研究現實,長期堅持運動,尤其是慢跑對抑郁癥有非常好的治療作用。運動可以促使大腦分泌多巴胺、內啡肽、5-羥色胺,這些神經遞質有明確的抗抑郁的作用。

    最后一首打油詩送給大家,希望大家都能走出抑郁的陰霾:

    抑郁情緒很正常;

    及時調整見陽光;

    世間本無完美事;

    努力過后把頭揚;

    抑郁癥,要求助;

    坦然接受遵醫囑;

    敞開心扉訴衷腸;

    堅持運動幫大忙。

    (作者:楊玉慧,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

    (圖片來自網絡)

    原創作品,轉載請注明出自知識就是力量微信公眾號“知識就是力量”(ID:knowledge-power)

    • 發表于 2016-09-23 00:00
    • 閱讀 ( 755 )
    • 分類:其他類型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湯依妹兒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華志健 23 文章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