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古代打仗時,旗幡招展、鑼鼓喧天到底起什么作用?

    由于通訊能力的限制,在古代戰場上指揮官所傳達的命令內容往往都比較簡短——旌旗金鼓能只能傳達很簡短的信息。長而復雜的信息傳達起來會有很嚴重的時滯,使用傳令兵更要看戰線長度的情況了(當然,下令給統帥身邊的直屬部隊和預備隊用傳令兵更好。可以傳遞更加精確的指令,同時不擠占旌旗金鼓的指揮通信資源)——將帥們必須預判戰場形勢,預先定下方案,對可能發生的不同情況也要有不同預案;戰陣之中以旗鼓的方式將命令——執行哪一套預定方案——傳達給下一級指揮官。很多時候將領的運籌能力正體現在對戰況的預判和預案的策劃上。

    擊鼓進攻,鳴金收兵這樣的常識大家早已聽說過了,但是用音樂往下傳達的命令容易在傳遞過程中走樣(戰場的環境是極為吵雜的),所以只能承載最為簡單的指令——進、退、止步,最多可以控制部分部隊進攻的節奏。古代戰場上的指揮還是要依賴旗幟來實現,我們來具體的說說如何使用軍旗來指揮部隊。

    相信很多人看過《武備志》一書中軍資篇旗幟部分的內容,各式各樣繁雜的軍旗不止是為了舉著好看的。每一類旗幟實際都有著明確的指揮用途:四方旗可指示何處有敵軍來襲,又或者是應該向那一方向進攻。星宿旗實際可以對應麾下的部隊,揮舞哪一面就是要求相應部隊注意。統帥要對其下令,這時該部隊應該應旗(按一定節奏揮舞本部軍旗)回應。一部應旗的同時,該部下轄各隊也看到了本部軍旗,明白下來該有任務,可以提前做好應對準備。日月水火圖案的旗幟可以用來表示此時應用何種方式接敵。五色旗可以下令用什么陣型應敵——戰前軍議商量好用什么信號代表要列什么陣勢。同時幾種固定的揮舞旗幟的姿勢也可以表示一定的含義。

    上述這些旗幟都是統帥幕府旗鼓隊應該備有的,當然旗幟的使用方式較帶有強烈的統帥個人性特點,不一定有統一固定的使用方式。這也能提供一個隱藏的好處——指令的保密性。這也是為什么忌諱臨戰換將的原因:每一位將領(幕府旗鼓隊)都有各自不同的旗幟信號,換將的同時就必須要下轄部隊的所有指揮人員熟悉新將領的指揮信號(更約束)。臨戰則沒有多少時間去完成這一過程,造成指揮脫節。通常有師承(或者上下級)關系的將領會有接近的旗鼓約束,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封建時代兵為將有,世代將門(外人不懂得如何去指揮)的情況。值得注意的是在用具體旗幟下令前,需要揮舞統帥的將旗表示要發令——將旗最為顯著,能夠引起所有人的注意。將旗只有一面,保證不是其他人冒用將領的名義下達假命令——如果將旗被砍倒,一是表示將領已經不在指揮位置(可能已經陣亡),二是在重新建旗前將領無法通過旗幟型號下令。

    還有個情況必須考慮:戰線過長的情況下,距離較遠的部隊難以看清楚統帥處所揮舞的是什么旗幟。那么就必須有副手來統領側翼部隊,或者調整全軍展開方式來縮短指揮距離(八卦陣、六花陣)。

    各級部隊有各自的隊旗:百人隊旗、千人隊旗,將領有自己的將旗、令旗,這些即是隊官實現對自己部隊指揮的工具,又是上級對本部隊進行指揮的工具。

    列陣時,士兵如何知道自己所屬部隊所在位置?要在數千乃至數萬大軍之中,尋找自己的目的地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讀者們可以在高峰期的地鐵站里,或者春運期間的火車站體驗到這一點;車站里有指示牌和車站平面圖,那士兵在戰場上以什么作為路標呢?本隊的隊旗——明代稱呼為認旗。功能很明確,就是讓士兵認得自己所屬部隊的旗幟,也是讓上級認得本隊的旗幟。當然為了防止搞混部隊,同級部隊間的旗幟要有明顯的區別;不同級別的隊旗要有不同的大小,用不同高度的旗桿——越是高界別的旗幟就越是要顯著。這樣不但有利于區分各隊從屬關系,更能讓高級指揮官一眼看清部隊的情況——某一軍陣下的低級別軍旗減少了,說明這一軍陣傷亡增加了。

    列陣時的步驟就是這樣:士兵尋找盯住自己小隊的旗幟,小隊隊官認準上級隊官的隊旗,各營隊官認清營旗與將旗,以此類推;通常列陣之初,大軍都是平均對稱按直線分列(形成戰線),而非很多人所想象的一開始就擺出一個什么看著花哨的“陣法”出來,具體內容請參考下一部分。

    士兵們就位了,但還不知道應該具體列何種的陣型,這時候大家都在整隊,口令聲此起彼伏(各位讀者應該還記得參加過學生軍訓的情景:如果教官在隊列的一頭,則另一邊的學生們幾乎不能聽清教官的口令。如果幾個隊列在一起訓練,口令會互相干擾,學生們可能就亂套了),這時候又應該怎么辦?軍官手里的令旗要其作用了,以五色令旗確定是要列防守隊形還是進攻隊形、是騎兵在前還是步兵在前、是先放箭還是先沖擊,令旗揮舞的方向就是要面對的方向。當然,隊旗還可以向高級指揮官傳達一定的信息,比如本隊達成戰役目標,本隊傷亡過多無法完成任務。

    衛繚子曾云:“百人被刃,陷行亂陳;千人被刃,擒敵殺將;萬人被刃,橫行天下。”可以說經過訓練后,部隊中的士兵能夠做到:識旗號,辯金鼓,明號令,分陣列,知進退,則一軍可成。

    本文經指文烽火工作室授權發布,作者原廓。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

    獲取更多冷兵器知識也可鎖定我們的微信公眾號:LBQYJS

    • 發表于 2016-11-02 00:00
    • 閱讀 ( 672 )
    • 分類:其他類型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湯依妹兒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華志健 23 文章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