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廚刀也有這么多學問?戲說中外那些知名廚刀

    一般來說,世界各國的料理其實是在最近一百多年才呈現今天的面貌的。與之相對應的,是各國很有特色的廚刀。比如四四方方的中式廚刀、長方形的西式廚刀和尖銳型的日式廚刀。

    ▲典型的斜平面結構中式廚刀。理想廚刀鋼材不是越硬越好,硬度越高脆性越大,太硬的鋼材反而切割性欠佳,而是要追求被忽略的韌性。例如廚刀異類—陶瓷刀,它的硬度乃刀具之最,但沒韌性很容易“碰瓷”,不經摔啊,更不能劈砍骨頭硬物

    中式料理中要用到大量的瓜果蔬菜,要想將它們快速切成薄片、細絲,需要特別的刀,所以才產生獨有的中式料理片刀。其實手握刀保持切東西的姿勢,讓刀尖向前、刀身垂直向下、手部放松,此時運用手腕使刀口向左、向右微微偏歪。如果是中式菜刀很容易感覺到刀口的偏差,而西式廚刀要刀身越長、刀背越厚的才有感覺,日式廚刀要刀背越厚重的才越有感覺。刀口稍微偏歪斜即有感覺,說明能精準切薄片、細絲!中式片刀、剁刀面積大,擁有適當的重量,落刀時在重力加速度的作用下,可以大幅提升精準的剁切能力。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每個愛好廚藝的吃貨和名廚們都渴望擁有一套稱心如意的好廚刀

    廚刀的刀身結構,大體以最簡單的斜平面結構(日本稱為平造)為代表,即中式長方形菜方就是最基本的斜平面結構。刀身從刀背的最厚處向刀口微斜變薄,刀身兩面都是如此。如果兩面微斜的角度不同,刀身切入較硬的食物后,刀口前進方向會自動偏斜,很難控制方向,用來切肉類等就會沒有感覺。斜平面幾何結構設計廣泛運用在中式、西式的廚刀上,古代中國的大刀、樸刀廣泛采用了這樣的設計。而西式、日式刀刃冷兵器卻較少使用。在今天強調切削、劈砍功能的各種西方獵刀、折刀,甚至世界各地土著的開山刀、柴刀等,多數都是采用這樣的構造。

    ▲西式廚刀外觀跟中式廚刀差不多,只是刀型較為狹長、刀柄一體、或有鈍刀尖,刀口弧度較圓潤,而中式廚刀刀口較平直,在深切肉塊時,由于被粘黏面積比中式廚刀小,西式廚刀更容易掌握所切肉塊的厚薄均勻度

    斜平面構造以往采用古老的鍛造方式制造。制作中式廚刀時,由刀背往刀口方向鍛打鋼料,使刀口方向的鋼料變薄,鋼料變薄后面積就會加大,刀口部分的鋼料朝前后兩端延展,長方形鋼料逐漸變成近似斧頭的梯形狀,將多余的部分切掉再呈長方形,再把刀身兩面磨平、磨光滑,片刀的刀身就算完工了。

    ▲最名貴的廚刀:Nesmuk鍛造師以最佳手工技藝完成了這把由最精細的碳鋼打造640層大馬士革鋼刀鋒。刀柄由長達5千年橡木制成,套圈由鉑金制成,并鑲嵌有25顆昂貴鉆石,其售價8萬歐元

    近來中式優質廚刀多采用三合鋼熱鍛技術制造,刀廠向鋼廠訂制這三合鋼,在刀身兩面的中間夾一層適合熱處變鋒利的精鋼(如日本VG-10鋼),外面兩層使用適當堅固的鋼料(如420不銹鋼)。在用同樣溫度熱處理時,中間的夾鋼變為堅硬,而外層鋼變為堅韌,如此剛柔相濟,刀口不容易產生碎裂、崩刃與鋸齒狀小缺口。這技術稱為夾鋼、牙鋼等,屬于很古老的技術。刀廠從鋼廠拿到訂制的三合鋼板后,鋼料先裁切成需要的菜刀尺寸,燒紅放入熱鍛模具,一次或多次熱鍛成前述手工鍛打的斧頭狀毛坯,再把多余的邊角料切掉。用精密模具熱鍛的刀沒有手工鍛打造成厚薄不均而產生的隱藏裂縫,外層鋼延展性佳,大幅減少了產生裂縫的可能。由于熱處理使刀口變硬了,完全沒有上一代廚刀可能產生的各種制造缺陷。

    ▲鐵匠制作廚刀也是一項技術活,很考功夫

    但有的刀廠為節省成本,由于片刀鋼料薄,連熱處理過程都省掉了,直接用磨床磨成刀。有的廉價片刀不是三層夾鋼,而是用單質鋼料磨成均勻的斜平面,刀子易產生缺口。還有的為降低更多生產成本,只在刀口兩側2~3厘米范圍內磨成窄斜面,用這種刀切較硬食物咬刀較嚴重,切蔬菜時會擠壓菜葉產生細小裂縫,切出來的菜絲比較毛糙。因此選購好刀最好帶一把鋼尺,跨壓在刀斜面上觀察斜面,可知刀子的斜平面寬度,越寬越均勻的越好!

    ▲菜刀衍生新品:采用炮彈殼鋼制作的臺灣菜刀,刀口圓潤集中一點以利劈砍硬骨,刀尖能夠剔除骨頭上碎肉

    ▲單陡斜面構造的日本細長三文魚刀(又稱柳刀)和魚頭刀,長短結合,擅長割剖金槍魚肉,是日本壽司店制作生魚片壽司專用刀具

    日本的廚刀是單陡斜面構造。由于古代日本鐵礦產量極少,加上當時沒學到中國《天工開物》所記載簡單容易的炒鋼制法,無法將大量熟鐵恢復為高碳鋼,均采用塊燒法取得珍貴的玉鋼,主要優先用來鍛制武士刀。所以民間用的日式廚刀、山林伐薪的柴刀(山鉈),被迫持續使用單陡斜面結構。不論山鉈還是菜刀都需要有適當的形狀尺寸,但為了保證鋒利需要用到好鋼只有刀口小小一塊!以日本山鉈為例,刀口鑲的鋼片,只有厚重刀身的1/8左右,節省了大量的玉鋼。

    ▲日式柴刀—山鉈,刀口只有一面被研磨成陡斜面,日式廚刀大多刀口均是這種單陡斜面構造

    日式廚刀在貼好刀口的鋼片后,對粗坯先進行熱處理,再冷鑿削制刀口的陡斜面,最后用砥石磨制完成,為了避免淬火造成的刀鋒偏歪,鐵質刀身與鋼片燒至白熱,約1100度時,在熔接面均勻涂上硼砂以清除氧化物,再加入鐵粉當焊接劑,小心地反復鍛打接合,鍛接落錘要擠出硼砂,這樣熔接的鋼片很牢固。鋼片、鐵刀身接近熔點,兩者幾乎可以完全熔接。

    ▲經典日式生魚片刀主要用于切割各種魚塊

    以刀長26cm、刀寬3cm、刀背厚2mm左右的薄刃式日本生魚片刀為例,這種刀通常用來從完整的大魚體內剖下軟肉片、切生魚片,但很多人拿來當萬能菜刀用。由于這刀是單刃構造,有陡斜面,如果用來切菜,就容易將刀刃往微斜面的一側推擠,所以容易切歪,更不適合劈砍骨頭。

    有經驗的刀友,大致看下刀身平面,大多知道刀身是平面、凹面研磨、微凸。日式單陡斜面構造生魚片刀屬于傳統工法制造,所以陡斜面都采用平面研磨。你見過許多大廚、日本生魚片攤主,甚至國內擅長廚藝者,操使中式片刀、西式廚刀均能利落地剖下生魚片,這說明技巧遠比刀子的功能設計更為重要。

    ▲日式魚頭刀很擅長宰剖魚體

    若深入分析,用日式生魚片刀、西式廚刀剖魚,切肉塊要比中式片刀好用點,因為用中式片刀剖魚肉,粘黏魚肉的面積太大,松軟的魚肉被寬闊的刀刃黏住,刀子滑來滑去會導致魚肉表面不夠光潔緊致。日式單刃魚頭刀最厲害的地方表現在剖小型魚,能夠對小魚的中骨、腹刺、各鰭刺片均能一一剔除。這需要精密用刀快速去掉骨、刺,廚師會挑選極短、背極厚、寬腰的細尖短刀進行作業,這種魚刀操作的方向感極佳,最適合精細作業,所以這種魚刀解剖小魚優點突出。這其實也說明了日式廚刀在魚刀領域獨占鰲頭;以牛羊為主食的西方國家,以西式廚刀獨占鰲頭;中式廚刀在瓜果蔬菜、筋骨較少的肉類精密加工領域獨占鰲頭。

    本文為冷兵器研究所原創稿件,主編原廓、作者黃藥師,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 發表于 2017-01-21 00:00
    • 閱讀 ( 992 )
    • 分類:其他類型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admin
    admin

    0 篇文章

    作家榜 ?

    1. xiaonan123 189 文章
    2. 湯依妹兒 97 文章
    3. luogf229 46 文章
    4. jy02406749 45 文章
    5. 小凡 34 文章
    6. Daisy萌 32 文章
    7. 我的QQ3117863681 24 文章
    8. 華志健 23 文章

    推薦文章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