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骨質疏松并不全是“缺鈣”的錯
美國耶魯大學研究人員對114名停經不到3年的婦女檢查對比后指出,皮膚彈性程度與骨質密度關系密切。這些研究人員評估了這些婦女臉部和頸部皺紋的數量和深度,檢驗了她們前額和臉頰皮膚的柔韌度及骨密度,結果發現,皺紋越嚴重,骨質密度越低,而且這種聯系涉及全身的骨骼,包括盆骨、腰椎和腳踝等。
人們往往認為骨質疏松就是由于缺鈣引起,其實這是片面的觀點。其實骨骼和皮膚一樣,都需要膠原蛋白支撐和維持。膠原蛋白含量不足,會導致女性出現皮膚松弛、皺紋增多等現象。同時,也會導致骨骼失去膠原蛋白的支撐,從而引發骨質疏松。
膠原蛋白可提前防止骨質疏松
研究表明,骨質主要由鈣和膠原蛋白組成,膠原蛋白的流失和缺乏會造成補鈣吸收效果的不理想,使補鈣難以達到最科學狀態,只有在保證體內膠原物質充實有效的前提下,骨骼健康問題才可以得到真正的改善和解決。 膠原蛋白是人體含量最多、分布最廣的蛋白質,主要分布在結締組織當中,是一種與組織和器官功能有關的功能性蛋白。對人體皮膚、血管、骨骼、筋腱、牙齒、軟骨等作用明顯。因此,可以毫不夸張的說,膠原蛋白是一切生命存在的支架,人體很多組織和器官功能的正常發揮都與膠原蛋白直接相關。由此可見,無論從醫學角度,還是從保健角度看,適當地補充膠原蛋白有利于增強中老年人骨骼健康。
正確認識膠原蛋白:它提前防止骨質疏松。當人體缺乏膠原蛋白時,則不易固定鈣質,造成鈣質流失,致使骨質密度降低,形成骨質疏松。因此,適當地補充膠原蛋白,有助于提前防止骨質疏松的發生或受損部位的愈合,維護關節健康。由于膠原蛋白是關節軟骨組織的主要成分,負責構造軟骨組織的框架。因此,補充適量的膠原蛋白,可以維持人體自身軟骨組織的自動生成機制,保護關節免于磨損和損壞,也可提前防止由各種原因引發的骨關節炎;具有美發功能,由于頭發的營養源泉是頭皮皮下組織,適時補充膠原蛋白,可以為頭皮皮下組織提供足夠的養料用以再生,營養發絲;對皮膚健康也具有很好的保健改善作用,可以起到保濕、防皺、修復,使肌膚更加滋潤光澤;提高人體免疫力,膠原蛋白含有人體無法合成的氨基酸,適量補充,有助于強化各組織器官功能,提高人體免疫力。

皺紋多真的與骨質疏松有一定相關性
所不同的是,皺紋增多是膠原蛋白含量不足引起,而膠原蛋白含量不足只是骨質疏松的原因之一。也就是說,膠原蛋白缺少的人會骨質疏松,所以,美國的這項研究確實是有科學依據的, 皺紋多跟骨質疏松有一定相關性。以上簡單闡述了骨質疏松的一種原因,膠原蛋白的減少。骨質疏松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就是缺鈣。缺鈣主要原因有三種:攝入鈣減少、鈣流失增多、體內吸收鈣異常。

圖片來自網絡
防治骨質疏松有辦法
要防治骨質疏松,需要從青少年期就加強運動、保證足夠的鈣質攝入,同時防止和積極治療各種疾病,尤其是慢性消耗性疾病與營養不良、吸收不良等,防止各種性腺功能障礙性疾病和生長發育性疾病;避免長期使用影響骨代謝的藥物等,可以盡量獲得理想的峰值骨量,減少今后發生骨質疏松的風險。
成人期補充鈣劑是預防骨質疏松的基本措施,不能單獨作為骨質疏松治療藥物,僅作為基本的輔助藥物。成年后的預防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盡量延緩骨量丟失的速率和程度,對絕經后婦女來說,公認的措施是及早補充雌激素或雌、孕激素合劑。二是預防骨質疏松患者發生骨折,避免骨折的危險因素可明顯降低骨折發生率。
以下情況,則需要藥物干預:已有骨質疏松癥(T≤-2.5)或已發生過脆性骨折;或已有骨量減少(-2.5<T<-1.0)并存在一項以上骨質疏松癥危險因素者。無條件測定骨密度,但具備以下情況者,也需藥物治療:①已發生過脆性骨折;②OSTA篩查為高風險;③FRAX工具計算出髖部骨折發生概率≥3%或任何重要的骨質疏松性骨折發生概率≥20%。
對于骨質疏松并發骨折的情況,部分需要手術治療,如股骨頸骨折、腰椎壓縮骨折等,需要結合病人的癥狀、醫生的體格檢查、以及輔助檢查,還需要結合病人的身體狀況,綜合評估,是否需要手術治療。
總之,一旦發現皺紋增多,那就要警惕了,有可能是膠原蛋白不足,是導致骨質疏松的因素之一。引起骨質疏松的因素很多,最重要的在于預防,一旦發現骨質疏松,需要盡早治療。
編輯:紀阿黎
(專家:袁鋒,上海東方醫院關節與骨病專科副主任醫師,醫學博士,科普中國微平臺原創首發)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