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年夜飯,也算是一頓大餐。大餐上菜都是有流程的,先涼菜開胃,再上熱菜,有一道壓軸的主菜,也是整桌席的高潮,再往后,往往就是湯了。
這道主菜多是海鮮,最常見的就是魚了。蝌蚪君猜想,今晚你家的餐桌上,一定會出現以下魚中至少一種。
> 長相奇葩的多寶魚 <

多寶魚的學名叫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屬于鰈形目菱鲆科,原產于歐洲大西洋海域。多寶魚所在的鰈形目的所有魚類造型都實在有些獨特,兩只眼睛都長在了臉一邊,所以鰈形目的魚類又被稱之為比目魚。
比目魚剛從卵膜中剛孵化時跟普通的魚一樣,眼睛都是長在頭部兩側,每側各一個,它們也不是潛伏在海底,而是生活在水的上層,常常在水面附近游泳。
小比目魚出生20多天之后,它們的形態開始發生變化。一側的眼睛通過頭的上緣逐漸移動到對面的一邊,直到跟另一只眼睛接近時,才停止移動。小比目魚眼睛的移動時,它的體內構造和器官也發生了變化,兩眼間原本存在的軟骨也會被身體吸收,來方便眼睛移動,而這個時候的比目魚已經不適應漂浮生活,只好橫臥海底了。
據說,古人以前沒見過這種魚,第一次捕撈上來,想當然地以為這種魚僅一邊有眼睛,須兩兩合在一起才能游走自如,因此把它們看做模范夫妻。
可事實上比目魚并不成雙入對,而是選擇獨自一人橫著游泳。比目魚是魚類當中的偽裝大師,大多數時間它們都把自己埋在海底的沙子里,坐等那些眼神不好使的小魚蝦自己送上門來。
> 傻傻分不清的鱈魚 <
世界上最耐寒的魚類就屬于鱈形目。人們常吃的鱈魚是產于北太平洋的大頭鱈和大西洋鱈魚,其中大西洋鱈魚(鱈形目、鱈科)是全世界年捕撈量最大的魚類之一。韓式料理中常常聽到的明太魚,其實也是一種鱈魚,是產于白令海到日本海之間的黃線狹鱈(鱈形目、鱈科)。而我們平時經常聽到商家宣傳的銀鱈魚反而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鱈魚,它是鲉形目、黑鲉科,俗稱裸蓋魚。
不過,雖然銀鱈魚不是鱈魚,至少營養價值豐富,價格甚至比鱈魚還高。另外還有一種“假鱈魚”,其實是油魚(鱸形目帶鰆科、棘鱗蛇鯖和異鱗蛇鯖的統稱)。油魚富含臘質,這種蠟質不易消化,更多的是用來提煉成工業用潤滑劑的,可以導致嚴重腹瀉。
鱈魚的下巴上有一撮迷人的小胡子
油魚下巴光禿禿,面容還有些老氣橫秋
但是,超市里看到的鱈魚都是切成塊的,要怎么區分鱈魚的真假呢?
一看個頭,鱈魚的個頭比較大,像超市里買的已經切片的就看橫截面,一些小的就很可能是海鰻河鰻來湊數的。二看表皮,鱈魚的表皮是黑灰色的,鱗片比較大,油魚的表皮比較細膩。三看魚肉,鱈魚的肉一般為乳白色的,油魚的顏色偏黃褐色。最后看價格,一般來說鱈魚要幾百塊一公斤,幾十塊錢的就一定不是真正的鱈魚啦,一分錢一分貨。
> 魚中貴族鱘魚 <
一提起鱘魚,大家自然就會想到去年春節出現的“天價魚”,以及近幾年常常會在飯店里被店家堂而皇之冠以“中華鱘”的貴族魚。

這種所謂的貴族魚學名史氏鱘,個體不算大,在北方的飯店和婚宴上極為常見。另外,平時超市里見到的也并不是真正的史氏鱘,而是西伯利亞鱘以及史氏鱘和西伯利亞鱘的雜交品種,地方稱之為“西鱘”或者“西雜”,也是水產品市場的常客,雖然這種魚經常被冠以貴族魚的名號,可其實啊,它們的價格并不貴,也就二十到四十元一斤不等,早就可以大量人工繁殖了。
#話題討論# 年 夜 飯 吃 啥
版權聲明:蝌蚪五線譜原創文章,作者王洋,蝌蚪君改編。如欲轉載請聯系授權,盜轉必究。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