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現在的年味越來越淡,到了春節只剩下一張能吃的嘴,還記得小時候那些有趣的習俗嗎?“福字倒著貼、初一不掃地、餃子里面放硬幣”,這都是老梗兒啦!其實全國各地春節的奇葩習俗有很多,下面正義貓就來盤點一下,快看看,有你家鄉的沒?
1、最常見:大年三十洗不洗腳

華北許多地方的人們認為除夕夜洗腳會將自己財氣和運氣洗掉。在江蘇的某些地方則會單獨禁止女孩洗腳,傳說女孩一旦在除夕夜洗了腳,長大后腳會變得很大。不光如此,初一不掃地、不倒垃圾、不潑水好像是全國的“通行證”,為了“守財”,啥東西都不能往外扔。
而且,在一些老人的觀念里,除夕夜還不能大小便,肚里的貨需要提前解決干凈,以免在除夕夜增加“污穢之氣”,待等到陽光普照之后才能二次“解決問題”。
2、最清淡:初一不吃葷,講“素氣”

坐標山東臨沭,據說當地許多勞動人民初一時不吃葷,圖一年的“素氣”,也就是干干凈凈、清清爽爽。上菜基本上就是白菜豆腐,連餃子都包韭菜雞蛋餡的。想想別人家過年都是掛滿臘肉和雞鴨的,這里卻偏偏吃素,腦補一下韭菜雞蛋的味道,好像也不怎么“素氣”,不過這條倒是挺適合想減肥的小伙伴。
3、最講究:不吃稀飯不動菜刀

在老一輩人眼里吃稀飯是貧窮的象征,初一早上吃稀飯一年都會受窮。還有的說法是這天吃稀飯出門會遭雨淋,在某些地方吃餃子、面條時甚至連湯都不能喝。大過年的想好好吃頓飯是有多不容易,幸虧這天沒禁止喝水!
過年期間盡量不動針剪是許多地方的習俗,理由是避免財路被剪斷。有的地方甚至連菜刀也不讓動,這事兒真的有點難啊,估計只能把材料提前弄好,總不可能年夜飯就是手抓飯的吧!笑哭~~
4、最反轉:男人做家務

在山東、河南、湖北的某些地方,人們考慮到女人已經辛苦了一年,所以大年初這一天男人會主動做家務,可這天連垃圾都不用倒,漢子們可真會挑時候啊!不過飯還是得做的,而且男人做飯的時候女人還不能進廚房,這個習俗還是比較重要的,至少能讓男士們意識到家庭主婦的重要性,好好疼愛自己的老婆~~
5、最亂入:春節吃粽子

當南北兩方的小伙伴還在為吃餃子還是吃湯圓撕逼的時候,廣西人民已經開始包起了粽子,壯族同胞一直有吃“年粽”習俗,“年粽年粽,年年高中(粽)”。在浙江紹興和臺州的某些地區,吃粽子也成了過年的習俗,人們常把粽子包得如倒置的金元寶,期望來年財源滾滾。
現在的城里人越來越會玩,搟餃子皮時,會將胡蘿卜汁和菠菜汁摻進面粉里,做出紅色和綠色的餃子。據說解放前河北某些地方的農民因生活貧困,過年只能用高粱面 包菜餃子,餃子煮熟之后是紅色的,稱為“紅餃子”。現在生活好了,大魚大肉已經吃膩,“紅餃子”又重新上了飯桌,不僅味道獨特,還能勾起老一輩人滿滿的回 憶。
6、最恐怖:過年不踩井蓋

在東北的某些地方,下水道被認為是污穢之所,“煞氣太重”,過年踩到下水道上的井蓋會倒霉一年,說不定還會沾上臟東西。正義貓覺得為了安全,注意一下倒是可以的。因為有的井蓋是虛掩的,有的井蓋本身就是塑料材質又薄又脆弱,如果你一不小心踩上去,就真的悲劇了。
7、最開放:集體“天體浴”

雖然很多地方正月不讓洗漱,怕散了財,但有的地方卻號召大家一起洗。在怒江地區,每到春節,傈僳族的男女老幼都會裝扮一新,帶著干糧、帳篷來到怒江的溫泉邊,集體沐浴洗澡。不過不要想歪了,他們只是用這種方式洗去疾病、災難和壞運氣,迎接新的一年。
8、最偏見:根據姓氏定吃飯時間

千萬不要以為全國人民都在農歷臘月三十晚上吃年夜飯,在湖北農村很多地方,因姓氏不同,吃年飯的時間就各異。姓王的,在早晨五點多鐘就開始合家團圓了;姓高的,則一般在中午十二點左右才開宴;姓楊的,則只能在晚上十二點以后……簡直不能再偏見了,吃個飯還要講究姓甚名誰!
9、最安靜:除夕夜誰都不準說話

吃年夜飯,除了時間有規定,吃的時候也有規矩。在山西,年三十兒的晚飯是不能說話的,哪怕長輩還想問你“有對象了嗎、工資多少、考了多少分”,他也得老老實實憋著不說話。除了年三十晚上的年夜飯桌上不能說話,餃子是一定要吃的,還要煮的多一些,寓意年年有余。吃餃子時除了一人一碗外,還要多盛一兩碗,寓意人丁興旺。
10、最幸福:春節過兩次年

在福建莆田,每年在過完春節之后,正月初四又會過一次“過大歲”,這相當于他們過了兩次年,但后面這個"過大歲"的意義卻不比一般。傳說,在明代嘉靖年間,倭寇侵犯福建,四處燒殺掠搶,原本已到了過年時候,結果倭寇來襲,當地百姓四處逃亡,等待倭寇走了之后,百姓們重新過新年,所以這里有過兩次年。正義貓只想問一句:能拿兩次紅包嗎?
好了,看過這些有點親切、有點搞笑的過年習俗,正義貓要給大家提前拜個早年啦。祝大家:雞年加薪買房購小車,娶妻生子成家室!心想事成、萬事如意、雞年納福、大吉大利!(知道日報春節專題投稿)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