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燒烤店里各式各樣的食材中,有一樣海產可以說是燒烤必備的美味,這就是扇貝了。去掉一片貝殼,以另一片作為品嘗的碗碟,在炭火的炙烤下潔白的貝肉和蒜蓉在鮮美的汁水里面沸騰著,只要是品嘗過扇貝鮮美滋味的人都會對它贊不絕口。
那么,人人喜歡的扇貝究竟是怎樣一種貝類呢?潔白晶瑩的貝柱又是扇貝的哪一部分呢?
好吃的扇貝
扇貝在西方是一種傳統的食用貝類。但是,在我國直到近三四十年才開始大量的捕撈養殖并供給市場。與我們所能吃到的其它大部分雙殼貝不同,扇貝的主要食用部分是它的閉殼肌,也就是乳白色的貝柱。而其他很多可食用的雙殼貝類的主要食用部分則是它們在泥沙里面掘洞的斧足,例如我們俗知的文蛤(Meretrix meretrix)和蜆子(菲律賓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當然也有很多貝類有另外的部分適合食用,例如水管部分和整個軟體部分,在這里就不做贅述了。在扇貝的閉殼肌以外還有一圈軟組織,稱為扇貝的裙邊,盡管在加工扇貝制品的時候大多被當做下腳料來處理,但其實味道還是相當棒的。
作為一種食用貝類,扇貝的味道十分鮮甜,無論是煎、炒、煮還是燒烤都特別美味。當然依筆者的看法還是以炭烤為最佳。

圖1:在大連的海產市場上出售的蝦夷扇貝(Mizuhopecten yessoensis),這種扇貝在全國都很受歡迎。

圖2:大海扇蛤(Pecten maximus)
扇貝是什么?
扇貝也叫海扇或海扇蛤,是雙殼綱海扇蛤目海扇蛤科下的一種雙殼貝類,它們的品種很多,廣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海洋里面。大部分扇貝被當做美食食用,而許多扇貝的貝殼因為顏色鮮艷,花紋美麗,也被當做工藝品的加工材料,被制成各種藝術品或者工藝品出售到市場上去。我們在國內水產市場上能見到的扇貝主要有四種,分別是厚殼扇貝(Mimachlamys crassicostata)、海灣扇貝(Argopecten irradians)、蝦夷扇貝(Mizuhopecten yessoensis)和櫛孔扇貝(Azumapecten farreri)。
值得一提的是,在水族館和海水魚缸里面大受歡迎的火焰貝(Lima scabra)雖然看上去與扇貝很像,但它卻是狐蛤科的,只能算得上是扇貝們的遠親。

圖3:漂亮的火焰貝(Lima scabra),但它不屬于海扇蛤目
百眼“小魔怪”
在西游記里面曾經出現過一個名叫“百眼魔君”的妖怪,身上長了一百只眼睛,放出光來就連齊天大圣孫悟空也沒有辦法對付。百眼魔君無疑是小說作者幻想出來的妖怪,不過我們的扇貝確實是實打實的長了一百多只眼睛。
扇貝的眼睛長在殼的邊緣,就是它的“裙邊”上面,一個一個小亮點連起來像一串珠子一樣。這些眼睛的結構很簡單,每個小眼睛的直徑大約有一毫米,扇貝的眼睛結構很簡單,只能夠觀測到光線和黑暗的物體,但是它卻比其他貝類的眼睛要先進多了。許多雙殼類甚至連眼睛都沒有呢。

圖4:扇貝的小眼睛
會游泳的貝殼
光有眼睛還不夠,雖然當扇貝的天敵海星或者其他肉食性貝類靠近的時候,扇貝能夠發現它們,但是沒有手沒有腳的扇貝要怎么逃跑呢?這時候就是它強大的閉殼肌派上用場的時候了。很顯然,扇貝進化出如此發達的閉殼肌可不是給我們或者其他什么肉食動物解饞用的,這可是它們賴以逃命的秘密武器。
當扇貝發現危險靠近,就會快速地舒張和收縮。將水先吸進貝殼里,然后閉上貝殼前面的外套膜,再用有力的閉殼肌把水從貝殼后面快速擠出去。這樣一張一合,扇貝就能像噴射機一樣游動起來。游泳的扇貝看上去有點好笑,像一幅假牙在游泳一樣。不過它們游泳的速度可不慢,每秒鐘能達到五十厘米,這在行動緩慢的貝類家族中可是相當驚人的速度了。因為水流向后噴射,還會激起海底的泥沙形成一片煙霧,這樣一來天敵就更加找不到逃命的扇貝了。

圖5:扇貝的天敵之一,海星(多棘海盤車(Asterias amurensis))
圖片來源:
圖3:https://zh.wikipedia.org/wiki/File:Pecten_maximus(02).jpg
圖4:https://en.wikipedia.org/wiki/File:Lima_scabra.jpg
圖5:https://zh.wikipedia.org/wiki/File:Scallop_eyes.jpg
圖6:
https://zh.wikipedia.org/wiki/File:%E6%B5%B7%E6%98%9F%EF%BC%88%E6%AD%A3%E9%9D%A2%EF%BC%89.JPG
出品:科普中國
制作:花詩鑒
監制: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

“科普中國”是中國科協攜同社會各方利用信息化手段開展科學傳播的科學權威品牌。
本文由科普中國融合創作出品,轉載請注明出處。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