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認為孩子聰明不聰明,主要體現在語言能力上。說話早的孩子通常被認為是較為聰明的孩子。而一些善于溝通的人也被認為是非常聰明的人。因而在他們的潛意識中,語言就代表了智力。這樣講也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我們首先還是要討論一下智力的內涵。
在心理學上,關于智力的理論有很多,其中一個比較具有代表性的是加德納的“多元智力“,該理論認為智力包括8各方面的內容——語言智能、邏輯數學智能、空間智能、音樂智能、身體動覺智能、自然主義智能、人際智能和內省智能。其中通過詞匯測試和閱讀理解測試可以檢驗語言智能。從這個方面講,語言確實和智力有很大的關系。Chomsky認為,語言能力包括兩個層次:language competence和language performance——就是語言的真實能力和對語言的運用。詞匯和閱讀充其量只能算作對language competence的測試,并不能反映出language performance。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會覺得"會說話"的人好像比較聰明。而“會說話”往往又和情商有關,和智商反倒關系不太大。而其他一些智力理論對語言和智力的關系語焉不詳。如卡特爾的流體智力和晶體智力理論,雖然提及到了語言,但也是側重于詞匯方面的能力。由此可見,我們日常所講的“會說話”和智力關系并不緊密。
但這并不能否認,語言能力和智商沒有關系。因為兒童的各種認知能力在發展過程中都是伴隨著語言的發展的。比如對語域(register)的認知就是隨著個體的成長而發展的。語域即是指在不同的場合使用不同的話語。較小的兒童顯然不具備這個能力,出現了“童言無忌”的現象。而隨著年齡的增長,對語域的認知就更為成熟了。但是仍然有一部分成年人顯得說話很不著調。那么他們對于語域的認知就顯得十分不足。歸結到多元智力理論,就是人際智能發展得不充分,不能夠很好地理解他人的意圖、情感、動機和行為。也就是說,隨著語言的發展,人的智力也在發展。二者之間是有密切聯系的。二者之間的關系現在還缺乏更明確的研究加以說明。
綜上,籠統的說語言能力強的人聰明是不夠合理的。因為智力還包括其他很多方面。而且我們目前對于智力的研究并不是十分成熟,還沒有能力解決一切問題。所以,語言能力只是問題的一個方面。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