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超市、去農貿市場買雞蛋時,一般有兩種雞蛋:土雞蛋(也稱柴雞蛋)和洋雞蛋(規模飼養雞的雞蛋),土雞蛋一般賣得比較貴,這是因為消費者認為柴雞蛋的營養價值更高、也更安全。真的嗎?

從營養價值來說,柴雞蛋的脂肪含量較雞場蛋高約1%左右,膽固醇含量也較高,不飽和脂肪酸含量無顯著差異。相反,有分析結果表明,雞場飼養雞的雞蛋的維生素和礦物質等營養素含量往往略高于柴雞蛋,這可能是由于復配飼料當中所提供的維生素和礦物質更為充足。畜牧專家表示,雞蛋的營養品質,主要取決于飼料的配方,而與是否散養沒有直接關系。對柴雞和雞籠養雞進行研究發現,這兩種雞肉的營養價值也沒有很大差異。可見,從營養價值來看,柴雞蛋和雞場蛋、柴雞和雞籠養雞整體上大同小異,很難說孰優孰劣。

從安全性來說,柴雞和柴雞蛋也可能存在安全隱患。農戶飼養柴雞基本都是放養、沒人管,而現在農村種地使用農藥越來越普遍,有些農戶為了防止黃鼠狼、老鼠偷吃還會在地里撒一些老鼠藥。臺灣成功大學有研究發現,“柴雞蛋”含有的污染物二噁英要比普通雞蛋高出5.7倍,歐洲很多研究也發現土雞蛋中的二噁英污染物要高于普通雞蛋。研究者認為,可能是因為放養雞在野外走的時候啄食了野地里的東西,而這些東西存在二噁英的污染。
因此,散養的土雞因為自由跑動,食物較雜,更容易感染病毒,或者吃到各種被農藥污染的食物,增加了不安全因素。只有養在沒有污染源、水源和土壤質量很好的環境當中,并嚴格控制所投放飼料的安全品質,散養雞所產的雞蛋才是安全優質的。
除此之外就是生活在環境污染嚴重的城市眾人,對“純天然”的迷信。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