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來自網絡)
睡眠是恒溫脊椎哺乳動物的一種行為狀態,是人和高等動物普遍存在的生物現象,當處于睡眠狀態時,身體活動減少,對外部世界近乎沒有感知。一個睡著的人可以被輕易喚醒,并可以在一兩分鐘內恢復到清醒活動狀態。

(圖片來自網絡)
研究結果顯示,睡眠的發生與中樞神經系統內某些特定結構以及不同遞質的作用密切相關,睡眠是一種主動的、高度有組織、有次序演進的生理狀態。認為睡眠是中樞神經系統內主動產生的過程,即睡眠是人腦的主動活動過程。

(圖片來自網絡)
睡眠是一個主動的過程,當我們想睡的時候睡不著,不想睡的時候又犯困,這是怎么回事呢?這是一個矛盾的過程,但什么時候會出現這種矛盾的過程呢?
你為什么會睡不著?

(圖片來自網絡)
著急,我估計很多人都有過,我們回想下,在我們著急的時候是不是會出現坐立不安,如果在我們睡覺的時候,我們焦慮,是不是就睡不著了呢?
所以說我們在想睡時睡不著,這時我們有可能是在想事情或者焦慮;我們不想睡時又犯困,這時我們也許是在放松或者心情平靜下來了,因為沒有睡好,身體的一種本能補償,而又想睡了。
我們想睡的時候睡不著,不想睡的時候又犯困,一般是在焦慮時容易出現,當然長期睡眠不好引起神經衰弱也會出現這種情況。
焦慮是怎么回事兒?

(圖片來自網絡)
焦慮是人在與環境作斗爭及生存適應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基本情緒,焦慮并不意味著都是有臨床意義的病理情緒,在應激面前適度的焦慮具有積極的意義,它可以充分地調動身體各臟器的技能,適度提高大腦的反應速度和警覺性。
只有具備某些病理性特征同時對正常的社會功能造成影響時,才成為病理性焦慮。我們這里談到的睡眠問題大部分是廣泛性焦慮,是以慢性的、彌散性的對一些生活情景的不現實的過度擔心緊張為特征,而引起的睡眠不安。大多數是因為工作或者生活上的一些事情引起的焦慮,或者神經衰弱。
如何解決這一問題?

(圖片來自網絡)
我們通常是藥物治療和心理治療。對伴有驚恐障礙的焦慮癥患者,以較快地改善和減輕患者的精神緊張和各種軀體不適感為首要目的。

(圖片來自網絡)
藥物治療
①抗焦慮劑中苯二氮類最常用,應在醫生指導下進行;②三環類抗抑郁劑;③5‐TH再攝取抑制劑。

(圖片來自網絡)
心理治療
解釋性心理治療、放松治療、行為治療、認知療法及催眠療法可以選用。

(圖片來自網絡)
總之,出現想睡的時候睡不著,不想睡的時候又困這種情況時,我們盡量先自我心理調整,可以分析下是工作還是生活引起的,然后針對這個情況,我們自我調理和放松心情。
可以聽聽自己愛聽的音樂或者輕音樂,或者出去旅游散散心,盡量的自我改善。如果焦慮引起的長期睡眠不好或者突然情況嚴重,請盡快就醫。
愿你今天做個好夢
▼
編輯:胡小雨
(作者:彭志平,中國睡眠研究會信息科普部主任,原創作品,轉載請注明出自知識就是力量微信公眾號)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