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媽媽,這雙鞋
好像是隔壁王叔叔的
小編有個朋友特別費鞋,買來的鞋穿沒多久鞋跟就磨得厲害,再好的鞋都是一樣,鞋跟總是被磨得讓人看到就想把它削平。
一、鞋跟磨損得厲害,要重視!

又可以換新鞋了
又要吃土了
抬抬腳,瞅瞅你的鞋底現在是哪個位置磨歪了?
鞋跟磨損的情況,能反映我們平時走路腳底著力的情況,并沒有看起來那么簡單。

當存在一些病理原因,或者走路姿勢不對的時候,鞋底會出現異常磨損,穿沒多久就磨得厲害;這就不單是費鞋費錢的問題了,還可能和一些生理疾病相關聯,也影響你的外在形象。
二、鞋底磨損太快,具體反映了啥?

同一雙鞋天天穿
摩擦摩擦~似魔鬼的步伐
1、是不是身體有啥情況?
通常來說,一雙鞋在3個月內鞋底磨損位置被磨掉20%-30%,要警惕是否存在以下問題。
①鞋跟外側磨損嚴重:
O形腿:走路著力點是鞋跟外側;
高弓足:也會導致鞋跟外側受力過多。
②鞋跟內側磨損嚴重:
X形腿:走路著力點是鞋跟內側;
扁平足:扁平足使腳部的減震作用降低,小腿肌肉過度工作而緊繃,可能導致經常抽筋、踝關節腫脹以及骨盆傾斜等。
2、難道是走路姿勢太獨特?

明顯錯誤的走路姿勢,不僅影響形象,還可能影響骨骼、關節乃至腰椎脊柱:
①內八字走路:鞋跟內側磨偏得厲害。久而久之膝蓋也會內移,雙腿變成X型。
②外八字走路:鞋跟外側磨偏得厲害。腿部的骨骼就走了形,容易形成O型腿。
③一腳深一腳淺:多是“長短腿”走姿造成。長腿那只腳鞋底磨損小,短腿那只腳鞋底磨損大。所謂長短腿,其實不一定是天生的,也可能是骨盆側傾引起,如果提著重物走路可能感覺更明顯。

④腳后跟蹭地走:走路著力點在腳后方,落地很重,長期可能會引起腰痛;同時因為沒有正確調用腿部肌群,走路健身時粗大腿會很難減。
⑤習慣前腳掌或腳尖先著地:人稱“水上漂”,走路一顛一顛的,腳步聲輕,而且速度快。這樣走,鞋掌部位磨得厲害,也會加重走路對膝蓋的沖擊。
3、可以怎么解決?
長遠來看,上面2種情況會直接導致膝關節、髖關節甚至腰背部疼痛,進而影響脊椎健康;比如說有些腰間盤突出的病人,走路姿勢確實會發生改變。
第1種情況的朋友,要去看骨科醫生;第2種情況的朋友,來跟小編一起瞅瞅怎么糾正。
PS:新買的鞋子,鞋跟半年磨掉20%以內的,一般不用在意。正常人走路的時候,鞋跟外側都會稍微磨損。
三、怎樣糾正錯誤的走路姿勢?
走路自帶bgm
親戚家的小孩,有段時間走路總感覺有人跟蹤他,于是他養成了走十幾步就猛的一回頭的習慣,很有跳探戈的潛質……
1、糾正錯誤步態
照照鏡子,抬頭,挺胸,收腹,提臀,這些基本點總要做到吧?走路別老是低頭,工資會掉!
①走中線,是糾正輕度內八、外八的最簡單方式。
不求像吉娘娘這樣走路帶風的貓步,但求腳尖朝向不過度放飛自我,偏離中線軌道。

PS:夏天快到了,不要過于迷戀人字拖嗷,容易穿成內八字。
②提膝蓋、提膝蓋、提膝蓋
不少人走路習慣用腳板引領小腿,再引領大腿,再帶著身體前進。事實上,提膝蓋步法以大腿肌肉帶動走路,逛街壓馬路耐力更持久。

感受一下,對比一下:每邁一步,先把膝蓋弓起來,用大腿帶領小腿,再帶動腳板;走路時,前腿用力像上樓梯一樣用力一蹬。
2、改變走路著力點
正確的走路姿勢受力點應該是下面這樣:

一般來說腳跟先著地,而不是前腳掌先著地。快走時,應該配合曲臂擺,直臂擺容易使胳膊充血,容易不舒服。扁平足最好穿對足弓有支撐的鞋,或者嘗試負跟鞋。
有寶寶的媽媽們注意了,平時也要避免寶寶養成以下幾種姿勢習慣,會影響學走路的:

講完啦,我們走!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