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吃不吃?
你為什么不吃?
不挑食才是好孩子。
你要不吃今天就不準看動畫片!
...................
每次吃飯都像行軍打仗,我們筋疲力竭,孩子淚眼汪汪?_?到頭來碗里的菜還一口沒少,混的兩敗俱傷。

文|七維教育發展中心
在日常生活中,吃飯問題讓很多爸媽都頗為頭疼:
自己的孩子實在是太挑食了,牛奶不喝,雞蛋不吃,青菜不要魚肉走開。相反,對那些蛋糕、飲料、炸雞卻愛的不得了。
都說「大人不挑食,是因為都買自己愛吃的菜」,在健康的前提下,我們也要允許孩子有自己選擇喜愛食物的權利。但不健康的飲食怎么辦?
今天我們來聊,孩子偏愛高脂高糖,不愛正常三餐,該怎樣改變他們的飲食習慣?
寶寶挑食的7大理由
1
過早接觸高度加工食品
這是最常見的一個幼兒挑食原因。
寶寶的味蕾敏感度遠遠超過成年人,給孩子吃含有各種添加劑、糖、香精、增味劑的加工食品,對孩子是一種極大的味覺刺激,而孩子一旦習慣這樣的味道,往往不肯再接受天然食物的味道。
2
食物本身的味道過濃
一些像蒜苗、芹菜、香菜、青椒之類味道獨特的食物,幼年的孩子可能感覺刺激過度強烈,從而本能地產生拒絕。
3
受周圍環境影響
環境是另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因為孩子沒有鑒別力,加上對社交需求的渴望,就特別容易受到同齡人的影響。
所以電視上各種零食的有趣廣告,孩子很容易全盤接受,因為電視里的小朋友都吃這個。
4
食物烹調不當
這個原因是對萬千家長說的。
如今很多年輕父母烹飪水平往往不盡如人意,也難怪孩子不愛吃。比如菜炒太老,米飯太硬,花樣單一,引不起孩子的食欲,造成對飯菜的拒絕。
5
食物不符合孩子興趣
寶寶往往喜歡那些看起來漂亮小巧的食物,對于形狀過大、過粗、色澤暗淡的東西缺乏興趣。如果寶寶覺得吃起來太費勁,根本吃不完,就會產生畏難情緒。
6
因情緒因素產生好惡
孩子也可能會因為一些不好的情緒而反感某些食品。如果曾因為不吃某種食品而遭到訓斥,很可能會使他們對這種食品產生反感。
7
因吃了食物不舒服而反感
在少數情況下,寶寶吃了某種食物確實感覺口腔或胃腸不舒服,他就本能地表示反感。
所以,父母不必強迫孩子吃某種東西,而要密切觀察孩子的反應。特別是可能發生過敏的食物,或者可能造成粘膜損傷的食物,都要格外留心觀察。
等到孩子身體強壯一些,長大一些,還有很多機會來接受原來不能接受的食物。

糾正挑食的7大對策
1
從6個月開始,及時給予各種天然食物
寶寶到了6個月以后,會對食物產生自然而然的興趣。
這個時候就要利用他們對奶以外各種食物的興趣和感情,不僅要喂給他們各種天然口味的食物,也要讓他們看到一些天然食材,比如給個胡蘿卜,給個蘋果,沒有危險的就可以讓他自己拿著玩,聞一聞,咬一咬,不僅能發展感官能力和鍛煉牙齒,更能建立對食物的認知和感情,這也是早期教育的一部分。
值得一提的是,孩子到了兩歲就可以正常、自主地吃三餐飯了,這個時候不要因為父母老人怕弄臟衣服餐桌,什么食物都不讓寶寶自己接觸,到了兩三歲還要大人一口一口喂,這樣孩子失去了接受食物和自主進食的最佳時機,以后就會很難矯正。
2
避免太早讓孩子接觸高度加工食品
不少大人喜歡按照自己的味覺喜好,給寶寶吃各種濃味食品。
特別是爺爺奶奶,總覺得用各種「好吃」的飲料、糖果來逗寶寶,是件特別有趣的事情。這些食物不僅營養價值低,而且過多的鈉鹽會傷害到寶寶尚未成熟的腎臟。一旦寶寶愛上這些食物,口味就會變「刁」。
所以,一歲以內寶寶不能加鹽,兩歲以內不能加味精雞精,也不能加糖,鹽的攝入量只能為成年人的一半。如果想吃甜的東西,只能用水果、水果干之類,餅干都不要給。這樣,寶寶會很乖,不會大面積挑食。

3
潛移默化的營養健康教育
孩子對食物的認識是從小形成的,從小教育孩子明白一個道理:健康的飲食能培養出健康的人,如果飲食習慣不好,就很難長成身體健康、頭腦聰明、活力十足的人。
如果周圍有很多小朋友或者成年人挑食偏食,我們可以用一種不贊成的態度來談論這些事情,同時肯定自己家的寶貝不會這樣做。
當然了,光說不練嘴把式,我們自己更要以身作則!
4
參與食物的栽種,增加天然感情
如果讓孩子對天然食物多一些了解,他們就會對食物產生心理認同,也能減少對很多食物的偏見。
比如說,可以讓孩子和大人去郊區看看菜地里的菜是怎么長出來的;可以讓孩子和爸媽一起去超市買菜;讓孩子幫助大人擇菜洗菜,甚至讓他們自己在家動手種菜苗、發豆芽,這些都會成為非常好的飲食教育。孩子也會愛上自己參與制作的這些食物。
5
改善家庭烹調方法
在監督孩子的同時,我們也要學習烹調技藝,把食物切小一點,適合孩子取食;做得更美味些,用漂亮的餐具盛放。只要食物味道柔和,樣子可愛,孩子通常都會樂于接受。
6
心平氣和地對待挑食行為
如果孩子不吃某些食物,既不要大驚小怪、過分批評,讓孩子產生抵觸情緒,也不能縱容肯定,強化挑食行為。
這種食品應當繼續成為餐桌上的一部分,只是父母可以問一問:覺得這個菜有什么不好吃?然后承諾孩子下次會烹調得更好一些。不要提醒別人,孩子不吃某種食品,或者特別愛吃某種食品。如果父母和老人天天都掛在嘴上說「寶寶不愛吃這個」,結果就別指望寶寶會主動吃它。
7
建立共同遵守的飲食規則
孩子挑食偏食不吃飯,無非是基于兩個判斷:
1 除了這個,還有很多食物可以選擇。
2 父母祖輩愛自己,決不敢讓自己餓著,會找來更好吃的東西。
把這兩個前提去掉,把家里的所有零食收起來, 這頓不好好吃就要餓到下一頓。在家里必須有規矩,孩子必須守規矩,父母必須執行規矩。(注意:這個規矩是與孩子一同商定的,一旦確定,必須共同遵守。)說好夏季每天只能吃1個冰淇淋,就不能吃兩個。說好每餐吃一小盤蔬菜,就必須吃夠數量。
另外,千萬不要以為服用了一些維生素增補劑,就可以完全解決不好好吃飯帶來的健康損失,從而縱容孩子的不良飲食行為。維生素永遠不能替代新鮮的蔬菜和水果,營養補充劑永遠不能替代好的飲食習慣。
如果孩子實在不吃某些食材,如青菜,怎么辦?
可以試試:
①把食物制成餡料,包在其他食物中吃
②把這種食物和其他食品搭配起來,作為配料不引人注目地吃
③找到這種食物的替代物,能提供相同的營養價值
④找來其他愛吃這些食物的小朋友,幫助孩子從心理上接受這種食品
⑤請孩子最崇拜的人與他共進一餐,看到別人吃什么都香
⑥找到孩子在口味上最喜歡的餐館,點含有這類食品的菜肴
下期預告
和普通兒童一樣,特殊兒童也會挑食,不過他們中有些情況更復雜——只喜歡吃某一口感的食物,比如果凍、布丁。那么下周,我們將重點談談:
如何用行為學解決
特殊兒童挑食苦惱
參考資料:
《如何應對兒童偏食》·范志紅
《孩子產生偏食、挑食的原因和應對措施》·張思萊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
圖片來源網絡
? 2017七維教育 版權所有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