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大自然中游蕩著不計其數的妖異生物。這不,令人腦洞大開的噴火魚怪談又閃亮登場了!
噴火魚怪談:有圖有真相
一眾網站上,如此描述傳說中的噴火魚:“它們能從食物中攝取含磷的有機物,并不斷地貯存于體內……磷在氧氣中自燃,能噴出一束3米多長的火焰射向敵人……“
真是厲害了我的魚!不過,泡水可是保存白磷的基本方法,又有哪一種磷化合物能在水中燃燒呢?魚類身體的含水量很高,即便真能收集到可以在水中燃燒的物質,難道噴火魚不會先把自己烤得外焦里嫩嗎?
說來奇怪,網絡上確實能搜到N多噴火魚的視頻和照片。幽暗的視頻畫面上,隱約能看見一群小魚在水中游來游去。突然,其中一條魚兒變得全身透亮,接著便噴吐出了一團藍光閃耀的“火焰”!

有圖有真相!這條小魚真的噴出了藍色的“火焰”!(圖片來源:hakaimagazine)
然而真相永遠只有一個
莫非,噴火魚這種完全不科學的生物真的存在?!其實只要眼神不是太差,我們不難發現小魚們并沒有噴出熊熊烈火,而是吐出了一團云霧狀的幽暗藍光。所謂“3米多長的火焰”,只不過是少許發出藍色熒光的液體。
這種名叫暗色天竺鯛的小魚并不稀罕,在大西洋的熱帶海域相當常見。然而問題來了……暗色天竺鯛根本不具備任何生物發光的能力!它們吐出的蜜汁熒光液體,又是從何而來呢?

暗色天竺鯛并不具備任何生物發光的能力,圖片上的只是鱗片的反光而已。(圖片來源:commons.wikimedia.org)

答案其實就藏在上面的動圖里。在它們的肚子突然閃閃發亮之前,暗色天竺鯛們先是吞下了一個小黑點。它們隨后吐出的藍色光霧之中,也飄動著一個奇怪的小亮點。 “噴火魚”傳說中的真正主角,并不是這群饞嘴的暗色天竺鯛,而是一種只有一、兩毫米大的海洋小生物——發光介形蟲!
讓生命閃亮的介形蟲
介形蟲是一類纖小的海洋甲殼類動物,長相和大小都有點像淡水中的魚蟲。不少種類的介形蟲在體內演化出了精妙的腺體,可以產生含有熒光素的液體,以及另一種含有熒光素酶的液體。只要混合兩種液體,發光介形蟲就能瞬間發出美麗的藍色冷光。在太平洋戰爭時期,日本海軍的水兵曾經大量收集發光介形蟲,用作夜間察看海圖時的天然光源。

發光介形蟲是一類毫米級的海洋小生物。(圖片來源:ocean.si.edu)

正在噴出藍色熒光液體的發光介形蟲。(圖片來源:phys.org)
對于介形蟲們來說,發光能力首先是一種性命攸關的防御絕技。一旦在暗夜中察覺到了偷襲的天敵,介形蟲們就會突然發出明亮的熒光,試圖在對方眼花繚亂的時候乘機逃脫。
如果不幸被敵人吞下肚,介形蟲就會立刻開啟互相傷害模式。它們會噴出大量熒光液體,把對方的身體照得像個透亮的藍色小燈籠。為了不成為更強大捕食者的顯眼目標,暗色天竺鯛之流只得立即把介形蟲吐出來,這就是我們在“噴火魚”視頻中看到的有趣一幕。
介形蟲的發光防御絕技讓天竺鯛無可奈何,只能把已經吞下的獵物再吐出來。(圖片來源:pinpple.com)
介形蟲帥哥們不僅用生物發光保命,還用絕妙的閃光舞蹈充當求愛大招。在適合談情說愛的美好夜晚里,這些毫米級小男神會在幽暗的海水中不停游動,同時有節奏地閃爍著藍色的微光,盡情向家族中的異性展現魅力。
它們的求愛之舞長達45分鐘以上,其間會不斷變換閃光的頻率和游動的方向,酷炫得可以秒殺人類的求愛燈光秀。數以億計的發光介形蟲一起翩翩起舞之時,漆黑的海水中頓時出現了無數藍色光點,遼闊的大海也隨之變得像銀河一般璀璨夢幻。

大量發光介形蟲們同時發光,由此形成的熒光海洋非常美麗夢幻。(圖片來源:actslegend.org)
原來,網絡上流傳的噴火魚視頻,不過是一場精彩的介形蟲發光防御秀。然鵝,難道地球上真的不存在噴火生物嗎?
NO!傳說中的真.噴火生物已經存在了好幾百年啦。

川劇中精彩的噴火表演有著悠久的歷史。(圖片來源:commons.wikimedia.org)
玩笑歸玩笑……其實在特定的條件下,某種陸生大型動物的的確確有噴火的可能。當然,那是另外一個有點尷尬的故事啦。最后,安利一下BBC的紀錄片《Attenborough's Life That Glows》,絕對令人眼界大開!
---------------------------------
參考資料:
1、 http://bioweb.uwlax.edu/bio203/2011/kramolis_kali/reproduction.htm
2、 http://ocean.si.edu/ocean-news/you-light-my-world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