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言說:蘇州確認第一例H7N9流感患者,原因是其食入泡椒鳳爪中含有大量H7N9病毒.
流言百科 答:
假。泡椒鳳爪在生產過程中,要經過清洗,煮和浸腌制等過程,無論從溫度還是酸堿度來看,加工完成的泡椒鳳爪是不會含有感染性禽流感病毒的。另外人體內禽流感病毒的受體主要存在于下呼吸道,病毒即使能夠進入人體消化道,人也不會因此感染。
論證:
禽類是禽流感病毒的天然宿主,主要是因為禽類的呼吸道和消化道粘膜表皮上分布著大量的禽流感病毒受體,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禽流感病毒在感染禽類后,主要分布在它們的呼吸道和消化道內。所以預防手冊里有重要的一條是,不要接觸病禽類的糞便。病禽的爪子也會攜帶病毒,主要來源是血液循環和(沾染的)糞便。
流感病毒是包膜病毒(脂質膜),而包膜病毒的包膜在受到破壞后,就會完全失去感染宿主細胞的能力。包膜病毒對于環境的抵抗力往往比較弱,不論哪種亞型的流感病毒,在煮沸的條件下幾乎可以瞬間滅活,食用充分做熟煮透的禽類,是不會感染禽流感病毒的。
現在認為,人感染禽流感病毒(H5N1和H7N9),是因為直接接觸了具有感染性的禽流感病毒。人體內禽流感病毒的受體主要存在于下呼吸道,消化道中還沒有發現。所以,禽流感病毒能否成功感染人體,因素之一在于它能否進入人的呼吸道,而不是消化道。
泡椒鳳爪在生產過程中,要經過清洗,煮和浸腌制等過程,無論從溫度還是酸堿度來看,加工完成的泡椒鳳爪是不會含有感染性禽流感病毒的。對于吃貨來說,大可以不用擔心,倒是制作這些禽類制品的廚師更應該注意自身防護。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