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春節里,鞭炮一放,霧霾就來。住在9至11樓的人開始擔心,人們常說這幾層是“揚灰層”,臟空氣會停頓在這里因此污染物密度很高,極不健康。然而事實是這樣嗎?事實上,但在專業學者看來,根本沒有“揚灰層”這個概念。
很多朋友買房時,特別看重樓層,尤為強調要避開“揚灰層”。他們相信,高層建筑有幾層樓是揚灰層(一個流傳較廣的說法是9到11樓)。臟空氣到這個高度會停頓,因此污染物密度很高。買這幾層房子,就意味著吃灰。
但在專業學者看來,“揚灰層”這種說法完全是無稽之談。我做環境報道這幾年,采訪過很多位從事空氣污染研究的專家。從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環境學院到中國科學院、中國環境監測總站、中國環境研究院,從未有專業人士認可過這個概念。在中文學術期刊的數據庫里,也根本搜索不到任何與“揚灰層”相關的學術材料。
既然“揚灰層”是一個偽概念,那么不同的樓層高度,空氣污染狀況會有差別嗎?
“就長期的平均值而言,大氣顆粒物的質量濃度隨垂直高度上升而呈指數下降趨勢。”這是復旦大學環境學教授王琳給出的專業說法。也是目前大多數這類研究所支持的結論。顆粒物,比如PM2.5指的就是細顆粒物,即粒徑小于2.5微米的顆粒物。PM10指可吸入顆粒物,即粒徑小于10微米的顆粒物。
通俗的理解就是,高度越上升,顆粒物污染程度會下降。很多地區城市的研究都提及了這一點。兩篇針對北京地區垂直高度空氣污染的學術文獻,其中結論一是“北京地區近地層PM2.5垂直分布監測結果表明:秋冬兩季的垂直分布隨高度增加而呈對數遞減的規律。”結論二是,“利用北京氣象塔對氣溶膠觀測得出近地大氣層中,氣溶膠質量濃度隨高度增加而減小。”
但關鍵是,研究者說的“高度上升,污染降低”,能理解成“樓層越高,污染越低”嗎?如果我們不細究具體的研究方式,我們確實很容易產生錯覺,“挑越高的樓層,就能避免重污染”。
學者在研究中討論的高度和污染情況,往往著眼于距地面兩三百米的范圍。比如一篇發表在《環境科學研究》期刊上的文章,《北京秋冬季近地層PM2.5質量濃度垂直分布特征》,得出結論,“PM2.5表現出隨高度增加而顯著遞減的趨勢” 。研究選取了一個325米高的氣象塔,在鐵塔上分別選取距地面8,16,32,47,64,80,100,120,140,160,180,200,240,280和320米等15個平臺處設置觀測儀器。
現實中的住宅樓樓層,與研究中兩三百米的鐵塔高度完全是兩碼事。住宅樓一層高度通常是3米,一般城市的住宅樓層數往往不超20層,也就是說,距地面最高處不會超過60米。從3米處到300米處,污染狀況可能呈現高度增加污染降低的趨勢,但從3米處到30米處,這種污染變化的趨勢并不一定明顯。
也就是說,挑選樓層無法套用上述研究結論。這段住宅樓高度間的污染變化可能非常復雜。上述《環境科學研究》的研究中,學者就提及,“距地面8~32米范圍內,PM2.5變化不明顯;在64米處,PM2.5質量濃度的衰減幅度為19%。而在100米處,PM2.5質量濃度反而有所升高,衰減幅度降至13%;在180和240米處,質量濃度的衰減幅度才分別達到31%和36%。”
關于居民住宅樓樓層的污染,目前并沒有明晰的結論。同樣是顆粒物,PM2.5和PM10的污染情況可以不同。河北石家莊市一棟32層高建筑上的研究就說明了這一點。研究發現,該樓PM2.5濃度在7米高度以下,隨著高度增加而增加,高度于大于7m隨高度增加反而減少。而PM10則一直隨著高度增加而濃度減少。
同樣是顆粒這種類型的污染物,PM2.5和PM10的污染情況不一致,與顆粒物性質相關。PM10直徑大,顆粒易于沉降;PM2.5直徑小,更容易受到外界擾動而懸浮在空氣中。PM2.5和PM10在空氣中又會受到風力的影響。不同的季節,同一棟樓上,PM2.5和PM10隨樓層的變化可能又不一樣。
處在同一個城市,不同住宅樓間的污染情況也可以不同。比如,遼寧沈陽市1座高27層81 m高的住宅樓,在3~30米之間,PM10 隨高度變化不明顯,超過30米后,PM10 降低較大,當高度為81米時,PM10質量濃度達到最低值。但在沈陽另一座高24 層約72米高的住宅樓,3~51米之間,PM10 質量濃度隨高度增加而減小,當高度為51米時,其質量濃度達最低值,而超過51米后,PM10 隨高度增加反而趨于上升趨勢。
說白了,就是根本沒有一個放之諸樓而皆準的空氣污染結論。城市的住宅樓,由于高度通常在100米以下,車流、人流可以影響氣流,建筑可以影響風速、風向條件,影響顆粒污染物的因素很多很復雜。所以不同住宅樓之間,根本就無法定論,“究竟是3樓的污染重,還是13樓的污染重”。
事實上,當霧霾來襲的時候,無論是住在3樓,還是住在13樓,23樓,你都逃脫不過PM2.5的襲擊。根據空氣污染狀況來挑選樓層,也沒有必要為此勞心勞力。當然,如果哪天能選擇住到第100層300米高的住宅樓,考慮此事還是有一定價值的。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