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氣候變暖真的那么可怕嗎?

    大多數人的第一個反應通常會是“冰川消融、海平面上漲”。位于太平洋上的島國瓦努阿圖,海平面只要平均上升0.5米左右,就能讓這個國家毀于一旦。這樣的情形,也許會在未來100年內成為現實。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各地的冰川都在大面積消融,其中以南北極地區最為明顯。北極大部分屬于“浮冰”,根據中學的物理知識可以得知,浮冰即使融化也不會導致水面上漲。那么真正對海水上漲有威脅的,則應當是位于南極大陸以及格陵蘭島上的冰川消融。據統計,格陵蘭冰蓋與南極冰蓋如果全部融化成水,將分別使海平面上漲7米和57米。然而要想使兩極的冰川全部融化是非常困難的,那將意味著全球氣溫會升到一個不可思議的高度,到了那時,海平面上升的災難后果也許早已不是我們最擔心的問題了。

    極端天氣事件

    氣候變暖絕不僅僅意味著海平面上漲。電影《后天》里令人印象深刻的冰天雪地的情景,很多人誤以為那是氣候變冷導致,卻沒留意影片開頭其實詳細說明了那是“氣候變暖”惹的禍。這部電影并不是簡單的“科幻”,其內容實際上展示了一種來自科學家的假設:北大西洋暖流因北極融冰擾亂海水鹽度而停止作用——赤道地區氣溫急劇上升——北大西洋產生了史無前例的超級大風暴……即影片中攜帶強冷空氣襲擊了紐約的超級颶風。電影中的夸張效果在此不做深究,但它所描述的由于全球氣溫變暖導致的氣候體系紊亂現象,卻是真實的現實。

    氣象學家們對包括厄爾尼諾現象在內的各種氣候分析顯示,近年來臺風、干旱、高溫、洪水、暴雨、冰雹等極端天氣事件出現的幾率正在顯著增加。而這些氣候現象,都與人類活動所導致的反常全球氣溫變暖有著密切的關系。極端天氣現象對人類社會的破壞巨大,2006年美國的卡特里娜颶風就造成了800億美元的損失,2012年的桑迪颶風則造成了300億美元的損失,完全不亞于一場地震(汶川地震造成的損失約1386億美元)。

    生態系統破壞

    異常的氣溫變化對于農作物及動物無疑是影響巨大的。由于近年來氣候變暖的作用對于兩極附近的地區的效果最為顯著——北極無冰期延長,導致北極熊找不到食物;南極生態圈最重要的動物——磷蝦的種群退化和異常分布,導致企鵝的生存受到了威脅。全球氣溫變暖對兩極生態圈的幾乎每一種動物都產生了或多或少的影響,我們可以斷言,隨著未來變暖幅度進一步加大,這種影響勢必擴大到更多地區,影響更多生態系統并對很多本已生存艱難的物種造成毀滅性打擊。

    近百年來人們才剛剛意識到生態平衡的重要性,每一種生物在生態圈內也許都扮演著無可替代的角色,生態系統中任何一個環節的缺失都有可能導致災難性的后果和整個系統的崩潰。盡管氣候變暖對生態的影響是間接的,但卻無疑是重大和深遠的。

    氣候變暖真的很可怕!

    氣候變暖帶來的影響,等我們意識到它所帶來的重大危害時,往往已經遲了。人們常常聯想不到它與極端天氣現象之間的聯系,而表面上僅僅1、2度的變化讓習慣于四季變換的人們更加無法覺察,所以形容“氣候變暖”是可怕的“隱形殺手”也毫不為過。

    如今依然有人在質疑氣候變暖本身是否是科學家們聳人聽聞的一個“陰謀”,并喜歡拿過去數千年的全球氣溫變化曲線來質疑是否真的存在氣候變暖。但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人類活動導致的氣候變暖已是不爭的事實和科學界的主流共識,再糾結于研究它是否存在已毫無必要,不如把時間和精力花在減少人類活動對氣候變化的影響之上。

    保護地球的生態需要從我做起——減少碳排放可以有效地阻止溫室效應。我們能夠通過節約用電、少使用化石燃料、多植樹造林、保護生態環境等多種有效的方法阻止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繼續上升,從而使地球的升溫減速繼而達到平衡。盡管我們每個個體的力量都是極其微弱的,然而我們的世界需要改變,只有靠全部的個體形成合力才有可能成功。

    (作者:石芯木魚)

    • 發表于 2014-02-26 00:00
    • 閱讀 ( 1490 )
    • 分類:其他類型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