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科學大院
作者:趙宏宇(中國科學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
監制: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 中國科普博覽
編者按:
經常關注我國海洋科考的童鞋,想必對“潛龍二號”這個名字并不陌生吧?這條“小黃魚”去年剛一亮相就引來不少網友的驚呼:“好萌啊~”
這條萌萌噠黃胖魚可不是真的魚,它是我國自主研發的自主水下機器人,大院er特邀請到小黃魚的副總設計師趙宏宇副研究員,為大家帶來“潛龍二號”的介紹。
Hi,大家好!我是“潛龍二號”自主水下機器人,我的皮膚是黃色的,且外形酷似一條扁扁的胖魚,因此大家都親切地稱呼我為“黃胖魚”。

來張高清自拍圖,我萌嗎?
很多人經常好奇的問我是誰,從哪里來,有什么本領,在做什么?今天,就在咱們科學大院,給大家講講我的大洋“探寶”經歷。
我是誰
我的全稱是“4500米級深海資源自主勘查系統”,簡稱“4500米級AUV”,是國家863計劃十二五期間“深海潛水器技術與裝備”重要課題。由中國大洋協會辦公室負責,中科院沈陽自動化所作為技術總體單位,聯合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等單位共同研制。
我可是一個有身份(證)的人——中國首臺獲得中國船級社CCS入級證書的無人潛水器。我還憑借優異的表現,通過了國家863計劃的嚴格考核,順利通過驗收。
我身高1米5,身長3米5,體重1.5噸。完美的流線型,可稱得上是位小帥哥了。我有鰭和翼,還有動力十足的小馬達。每次下水前,我都會備足干糧,三桶圓柱形超能量壓縮餅干(人們俗稱“電池”)。有了這些裝備,我在水下遨游30多個小時是沒有問題的。
我的裝備
深海中一片漆黑,那可真是伸手不見五指的地方,設計工作者們在我的大腦里植入了先進的導航和控制程序,我可以精確地控制每一個動作:關于我在哪里、應該去哪里、需要做什么、不應該做什么,這些我統統都能知道。
水下地形復雜,遇到障礙物時我可以輕松躲過,因為我有一只慧眼(俗稱“前視聲納”),可以分辨擋住我去路的障礙物。我還攜帶能夠探測精細地形地貌的測深側掃聲納、可以近底拍照的高清水下照相機、采集多種水文數據的傳感器。尤為值得一提的是,科學家給我安裝了一個尾巴,這個神秘武器據說是可以測量地磁,太神奇了!
我的本領
那么我究竟是用來做什么的呢?
中國是世界上第一個同時擁有多金屬結核、多金屬硫化物和富鈷結殼三種資源勘探合同區的國家,而對于這三種資源在深海的儲量與分布,人們知之甚少。因此,像我這樣的水下機器人在海洋勘測和資源開采方面的作用至關重要。

三種資源
水下機器人通常可以分為三類:載人潛水器(HOV)、遙控水下機器人(ROV)和自主水下機器人(AUV),而我呢,就屬于AUV這個范疇,能夠不依靠纜繩、無人駕駛,獨自勇敢闖蕩大洋深處。

水下機器人常用分類
身為一名AUV,我主要是用來對大洋深處的海底熱液區多金屬硫化物進行探測。多金屬硫化物其中富含銅、鋅、鉛、金與銀、鈷、錳等金屬元素,隨著陸地金屬礦床的日益枯竭,海底熱液硫化物礦床開發潛力越來越受到重視啦。
我的工作
在去年的3月,我就曾搭乘“向陽紅10號”考察船,跟隨科學家叔叔們到達了西南印度洋,對我國深海硫化物熱液區進行了一次自主探測,并取得了了不起的成績。
這是我國首次使用自主知識產權的AUV進行洋中脊熱液區大洋探測任務,獲得了斷橋、龍旂、玉皇熱液區的近海底精細三維地形地貌數據和磁力數據,同時發現斷橋、龍旂熱液區多處熱液異常點,獲得洋中脊近海底高分辨率照片300多張,成功拍攝到多張含有硫化物、玄武巖、貝殼及于下生物的照片。
在該次試驗性應用任務中,我共完成了8次“潛水”,完成了7個長航程探測任務,累計航程近700公里,探測面積達218平方公里,獲取的測深側掃數據、磁力探測數據、各種水文環境參數數據均完整有效,同時發現多處熱液異常點。

熱液區海底硫化物
熱液區海底貝殼

熱液區海底玄武巖

熱液區海底生物
說起科考之旅,我真的挺自豪。我是向10科考船的明星。沒事的時候,大家就圍著我轉,我也調皮地瞄著他們。
你看,一位小女生釣到一條大魷魚,樂得手舞足蹈;攝影師咔咔給我拍照,我毫不吝嗇的擺著各種pose;哈哈,我洗澡時,大家的各種偷窺;喔,好幾名隊員正在回收設備,最前面的竟然是一位美女科學家,女中豪杰啊;首席伯伯瞅我那可愛的樣子,真想過去擁抱一下。偶爾,我也欣賞一下美麗的海景:初升的太陽、落日的余暉、滿天的星斗、翱翔的海鳥……
科考之旅,美麗心情,人生無憾!

叔叔們將我吊放入大海

此刻的我,和一條真正的魚并無差別

我和我最親愛的叔叔們合影,等等,我在哪兒?
每一次在科考船上,遙望祖國的方向,我都心涌澎湃,不禁感慨萬千:紅旗飄飄再遠航,男兒有志當四方。臥薪嘗膽大洋夢,同舟共濟創輝煌。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