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紙發明以前,人們上完廁所怎么辦?

    芒碭山漢墓中發現的一間2000多年前建造的廁所,邊上有一堆小竹片。這東西就是古代手紙。名字很文雅:廁籌。制作很簡單,一般用木片或竹片削制成三五寸長,打磨光滑就成了。長相有點像沒掰開的方便筷子,更像古代記事的竹簡。古人在上廁所以后就用它刮清污穢。

    如果說“大”字像個人的話,那么排泄的過程就是“木”,而用廁簡清理的過程就是“本”。這東西能否清理干凈?若竹簡糙扎帶芒剌,接觸面大,應該可以。

    廁籌的使用在古代印度、中國、日本都有記載。例如:《毗尼母經》記載釋迦牟尼指示比丘上廁所應該使用“木竹葦作籌。度量法。極長者一磔。短者四指。已用者不得振令污凈者。不得著凈籌中。是名上廁用廁籌法。”東晉裴啟《語林》記載“劉寔詣石崇,如廁,見有絳紗帳大床,茵蓐甚麗,兩婢持錦香囊,寔遽反走,即謂崇曰:乃誤入卿室內,崇曰:是廁耳,寔更往,向乃守廁婢,所進錦囊,實籌”。

    “后主親削僧徒廁簡,試之以頰,少有,則再加修治”說的是李煜幫和尚削棍,怕有刺便親自用臉試爽滑度。這也從側面說明直到宋朝,中國人一直用棍子處理排泄物。為什么不用紙?大概是因為“敬惜字紙”——先民對文化很尊重,愛屋及烏對文字載體也一并保護起來。

    從元朝起人們開始用紙擦屁股。“凡紙質用楮樹皮與桑穰、芙蓉膜等諸物者為皮紙,用竹麻者為竹紙。精者極其潔白,粗者為火紙。火紙十七供冥燒,十三供日用”。當時皮、竹兩種紙,好的寫字,粗糙的日用。

    但在民國初年,民生普遍貧困,仍有不少人用瓦片或玉米梗清除污穢,黃仁宇曾記載抗戰時期,士兵入廁時以竹片瓦片作手紙。1948年9月24日,國共內戰中的淮海戰役進入尾聲,國民黨軍覆滅,國軍一名高級將領王耀武化裝為貧民出逃時就因便后使用手紙而被發現以致被俘。

    而據維基百科介紹,在歐洲有錢人用羊毛,蕾絲或者麻布,窮人要么拉在河里然后洗手,要么用樹葉石頭之類的清理。

    實際上,即便現在印度人上廁所完畢后也不用紙,而是用手來清理的。雖然難以置信,但確實如此。印度廁所都沒有衛生紙,馬桶旁備有一個水槽,伸手可及。大便過后,印度人用左手手指擦肛門,然后沖洗左手。所以在印度,千萬不要用左手和人握手或者打招呼,否則對方便會認為你這是對他極大的侮辱。

    (整理自有食-堂、維基百科、果殼網)

    • 發表于 2013-09-25 00:00
    • 閱讀 ( 1196 )
    • 分類:其他類型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