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漢堡放14年不變質是因為防腐劑嗎?

    流言說:有人做過這樣一個實驗:把漢堡放在一件外套的口袋里了,想看看它究竟能保存多長時間不壞掉。到現在已經14年了,漢堡坦然地經受住了時間的考驗。


    需要強調一下:“食物沒有腐壞”跟“食物沒有變質”是不同的概念。“腐壞”通常是指長了細菌或者霉菌,而“變質”還包括其他的導致食物品質下降的情況,比如油脂氧化、失去固有風味、口感變差等等。因為腐壞跟食用安全密切相關,所以更受關注,這里也只討論這一變化。


    腐壞的發生是因為微生物(細菌或者霉菌)的生長。這需要營養物質、水分和適當溫度與酸度。一般而言,多數食物中不會缺乏營養物質,只有極少的情況比如白酒、鹽,無法支持微生物的生長。而水分是細菌和霉菌生長的先決條件,這個條件不是直觀的“水含量”,而是“水活度”。它不僅跟食物的含水量有關,還跟水與食物的結合狀態有關。


    簡單說來,就是當食物的水含量小到一定地步,細菌和霉菌就無法生長了。比如糖、蜂蜜、脫水蔬菜、方便面等等,都因為水含量很低所以難以腐壞。溫度與酸度是微生物生長的環境條件。一般而言,酸度越高(pH值越低),微生物越難生長。而溫度則尤其需要一個適宜范圍,過高過低都不行。除此之外,微生物生長還需要有一些“種子”,所以如果可以不讓微生物的“種子”接觸到食物,哪怕有適合細菌和霉菌適合生長的環境,食物也不會腐壞。


    微生物要生長,需要滿足上述的所有條件。而防腐,只需要搞定一條就可以。當然,因為每一條要想“徹底搞定”都不容易,現實中往往是多管齊下,讓微生物們“躲過了初一躲不過十五”。


    1.干燥。這或許是人類最早懂得的防腐措施。在農村,許多人會把蘿卜、紅薯、豆角、竹筍、土豆片、香菇等等曬干,就可以長期保存了。即使是肉,在高鹽的幫助下把表面烤干,也可以實現防腐——臘肉、風肉、香腸,都是如此。加工食品中,方便面是這一技術的代言人。不管是油炸的還是風干的,面中的水活度都低于細菌生長的最低需求,所以并不需要防腐劑。只要不開封然后受潮,方便面的干燥足以防腐了。


    2.鹽漬。一般細菌在高鹽環境中難以生長。除了前面提到的臘肉,各種醬菜、咸菜的核心也都是高鹽防腐。


    3.糖漬。這一防腐措施的核心還是高糖環境中水的活度低,各種蜜餞是這一措施的代表。


    4.低溫。在冷凍溫度下(低于-18C),雖然讓食物腐壞的微生物沒有死,但是停止了折騰,不能生長了。只要不化凍,它們也就無法鬧事。


    5.罐裝。罐頭食品通過先密封,然后徹底加熱的方式來防腐。經過長時間的高溫加熱,其中的細菌被殺光。因為已經密封,環境中的細菌也無法進入。


    基于上面的討論,再來看漢堡的問題。相對來說,麥當勞的衛生條件還是不錯的,漢堡的滅菌也比較充分。美國猶他州算是比較干燥的地方,只要那個漢堡在細菌或霉菌長起來之前變得足夠干,再往后也被不會長出細菌或者霉菌了。至于“酸黃瓜解體”,要知道酸黃瓜含水量在94%左右,完全干燥之后只剩下一點點,看起來幾乎是“沒有了”。


    這一現象也不難重現。在夏天的北方,把饅頭片或者米飯攤開放在窗臺上,用不了多長時間也就變干了。把它們放在不受潮的地方,過十幾年來看,也還是沒有“腐壞”。


    其實,快餐食品并沒有多大的防腐壓力。配送的半成品是冷凍保存的,成品做出來,幾十分鐘之后風味口感就大大不如,所以總是現做現吃。它本來就沒打算長時間保存,也沒有必要往里面加入防腐劑。


    防腐劑的檢測不是什么艱難的事情。買幾個漢堡,送到一個靠譜的食品檢測中心,花費不了多少錢,就可以得到專業可靠的結論。個別消費者用漢堡不壞這種現象來“證明”其中含有防腐劑,只能作為一種娛樂。


    (答案整理自流言百科)


    • 發表于 2013-10-08 00:00
    • 閱讀 ( 1078 )
    • 分類:其他類型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