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為什么 iPad 不再受寵了?

    iPad 問世之初,喬布斯就將其定義為手機和 PC 之間的第三種設備,認為這中間必有空間。事實證明,這一判斷極其準確,iPad 一上市就大受歡迎,銷售速度遠超初期的 iPhone,重新塑造了平板電腦這一設備分類。

    iPad 這幾年增長不可謂不快,年度銷量早已超過 5000 萬臺,帶動了平板市場的繁榮。然而出人意料的是,iPad 正深陷銷量困境,遇到了增長的瓶頸,在整體市場增長的情況下,iPad 反而出現了“逆生長”。

    從蘋果最近發布的財報能看出,iPad 在第二季度已經連續兩年銷量下滑,它的份額更是一落千丈。根據 IDC 最近發布的該季度平板電腦銷量顯示,蘋果當季的份額跌至 26.9%,雖然仍然保持第一的位置,但對比前兩年這個數字分別是 60.2%、33%,這個下滑速度無疑是驚人的。

    而平板電腦總體市場本季度銷量增長了 11%,達到了 4930 萬臺,處于穩步上升態勢,iPad 顯然遇到了大問題?問題肯定有著多重因素,如果分為外部競爭以及自身發展,有兩點無法忽略,一是低價對手的大量出現,二是 iPad 的創新明顯不足。

    “瘋狂”的低價對手

    iPad 風靡之初,就涌現了大量對手,包括三星、聯想、HTC 以及亞馬遜等廠商,他們發布了許多差異化的產品,從尺寸、產品形態以及功能上進行創新,力圖有別于 iPad。

    事實上,他們做的非常不錯,亞馬遜一度在美國占據過半數的平板銷量,三星的份額也從 2 年前的 7.4% 上升至 17.2%,聯想二季度的銷量更是增長了 64.7%,達到了 240 萬臺。

    不過從銷量數據來看,排名第二到第五并未出現大幅的增長,因為他們銷量本來就很少。二季度四者銷量相加為 1420 萬臺,僅比去年增長了 80 萬臺,幾乎陷入了停滯。而排名前五名銷量相加,在二季度的數據是同比下降的。

    那么既然總體銷量在穩步增長,而前五大品牌銷量整體又下滑,問題出在哪?答案是“白牌”,即下圖中的 others,雖然 others 包含了亞馬遜、惠普等品牌商,但鑒于第五名只有 100 萬臺的銷量,其他的品牌商幾乎可以忽略:


    “白牌”的銷量增長是恐怖的,根據 IDC 去年的統計,“白牌”在 2012 年就占據了 26% 的份額,在 2013 年達到了 39%,而在圖中 2014 年的第二季度,份額高達 44.4%。它與兩年前的 iPad 幾乎互換了位置,處于中間不大不小份額的正是其余品牌商的總和,約占據總量的三成。

    這些“白牌”毫不意外是來自深圳,其中有的不貼牌,有的牌子你從來沒聽過,在華強北或者中關村賣場,你可以看到大量這樣的設備,以遠低于市場價出售。正是這個最令人忽視的設備群體,卻對市場格局有著最大的影響,這背后少不了一個巨人攪局,那就是英特爾。

    英特爾從去年開始就在深圳拉攏小廠商,主推低價平板,他們的市場策略以及動作十分靈活和快速,英特爾幾乎一條龍的承包了產品研發到上市銷售計劃,其中設備廠商藍魔只用了兩個半月就推出了一款產品。在今年,他們的交鑰匙模式升級,整個流程時間壓縮至一個月。

    “交鑰匙模式最重要的是讓廠商節省投入,從軟件、硬件、質量控制等,英特爾都有大量投入。Bay Trail 已經進入交鑰匙過程,期望是一個月內可以出產品。”英特爾移動通信事業部生態負責人張曉波接受愛范兒采訪時如是表示。

    他們一季度出貨有 500 萬臺,二季度有望翻番,全年的目標定為 4000 萬臺。采用英特爾芯片的平板大約 80% 銷往海外,主要以低端為主,難怪赫芬頓郵報作者 Timothy Stenovec 的同事去 Verizon 門店買個手機,結果免費送了個 Android 平板。

    如果英特爾真的達到了 4000 萬臺銷售目標,那么將占據整體市場五分之一的份額,這是一個極其恐怖的數字,iPad 年銷量也才 6000 萬臺左右。

    iPad 創新不足

    針對 iPad 銷量下滑這一論調,讀者說得最多的就是 iPad 質量好用不壞,沒必要更新。可是這個回答有明顯的漏洞:為什么智能手機、筆記本質量也很好用不壞,用戶卻很勤快的去更新它們呢?

    歸根結底,是應用豐富性跟不上,人們使用 iPad 就是閱讀、看視頻,偶爾玩玩游戲,不像手機、筆記本那樣瘋狂的更新配置,然后軟件功能快速跟上,兩者永遠在較勁,硬件的升級需求長期存在。

    回顧一下 iPad 更新歷史,最近幾年的升級實在是乏善可陳,iPad 2 是更新最大的一次,自那之后,iPad 3、iPad 4 只是增加了 Retina 屏幕,iPad Air 變薄,iPad mini 變換屏幕尺寸,而在應用層面,幾乎看不到亮點。

    而功能交叉的智能手機正變得越來越強,尺寸越來越大,一度被“拋棄”的筆記本也變得更輕更薄,續航大幅提升,這兩者的快速改進進一步壓縮了平板的生存空間。

    讀者 f 認為這是錯位銷售的結果,由于 iPad 2 長期在銷售,導致應用開發商不得不考慮 iPad 2 的適配,使得很多應用做不到高性能,反過來抑制了用戶的換機壓力。此言不虛,我 3 年前 iPad 2 國行登陸的第一天就購買了,至今使用無壓力,搞得我都不好意思換。

    f 可能講到了問題的核心,那就是應用對性能的需求沒有爆發,用戶沒有使用到更高階的應用,舊機器也可以永葆青春。如果用戶永遠停留在看視頻、閱讀、輕度游戲上,那么除非設備損壞,用戶壓根沒有更換動力。

    這可能是蘋果開發 iPad 最大的問題,它沒能充分挖掘這款設備的潛力。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它連外出發布 WordPress 文章這樣簡單的任務都不行,因為它沒法導入相機 SD 卡中的照片(需要額外購買配件),并進行快速的編輯,如果它能做到的話,我外出完全可以拋棄筆記本,使用 iPad + 藍牙鍵盤套組合。

    USA Today 的一篇文章中也提到了這個問題,當前最熱的許多技術中,圖形渲染,醫療圖像,3D 打印,大數據,云計算,虛擬現實,機器人無一例外都是和 PC 連接,而不是 iPad。

    當然,iPad 的開發者仍然不時冒出好點子,不斷在增強它的擴展功能,比如前不久問世的 iPad 配件Structure Sensor,可對周圍環境進行 3D 模型捕捉,以及獲得紅外圖像,所獲得模型可被 3D 軟件使用并進行 3D 打印,還可玩增強現實游戲,它使得 iPad 變身一款 3D 掃描儀,可惜 iPad 這樣的創新擴展功能少之又少,更多的還是圍繞輕質內容來展開。

    現在我們還沒能獲悉新款 iPad 是否會有革命性功能的出現,最近的大消息是蘋果與 IBM 合作,借助后者的渠道賣出更多的 iPad。不過庫克在財報會議上也留了一手,他說道:“我認為平板電腦仍然處在發展早期,我們正在給它做一些重大的創新。”他還對赫芬頓郵報說:“下一年,毫不意外 iPad 會再次啟動增長引擎,因為下半年它會有一些重要的特性更新。”

    那就拭目以待吧。

    (作者:王超文)

    • 發表于 2014-08-04 00:00
    • 閱讀 ( 790 )
    • 分類:其他類型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