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為什么人們愛喝心靈雞湯?

    韓寒的《后會無期》上映一周,影片話題占據各種熱搜榜。雖然影片使用了大段情節宣傳“反雞湯”,但貫穿全片的文藝金句本身就是一碗香濃的雞湯。

    其實,心靈雞湯在我國流行已久,比如《意林》、《讀者》,它們總試圖教你“拋棄物質的枷鎖去追求高貴的靈魂”。

    到了社交媒體時代,微博、微信、人人上總有各種轉發圖文消息讓你在深夜思考人生道理。今天,壹讀君來跟你聊一聊,為什么人們對心靈雞湯這么趨之若鶩。

    這碗雞湯有年頭了

    “心靈雞湯”一詞并非國內原創,它來自美國從1993年到2008年出版的系列暢銷書《心靈雞湯》。這些書大多用簡短的故事講述著積極的人生道理,還有針對特定人群雞湯,比如祖父雞湯、孩子雞湯等。

    來看看《心靈雞湯》大陸版各輯標題,第一輯“活著,就有希望”、第二輯“幸福就在身邊”、第三輯“常懷一顆感恩的心”,是不是覺得很眼熟?現在那些文藝青年的文風根本沒有與時俱進嘛。

    在中國,心靈雞湯最早在詩歌界找到了生長的土壤。80年代末,汪國真的詩句以其朗朗上口、淺顯易懂和濃郁的勵志色彩成為教科書級別的雞湯詩句。

    90年代,這種行文風格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熱烈歡迎,為大批作者所運用。比如旅美作家劉墉一邊講述自己的生活一邊告訴我們“窗外有藍天,多美的日子!窗外有陰天,多美的日子!”受過哲學科班訓練的周國平將心靈雞湯與哲學相結合,提出“幸福哲學”,“上帝為每個人設計的方案無須更改,重要的是能夠體悟其中的意蘊”。

    近幾年,隨著社交媒體興起,雞湯傳播的場所也發生改變。擅長成功學的李開復、兩性情感的陸琪,以及用“非洲草原獅子大象”來說道理的俞敏洪都是典型代表。

    心靈雞湯就是催人奮進、奮進、再奮進

    從本質上來說,心靈雞湯是勵志心理學的一種,特點是在談人生時忽略艱辛過程、直接展示美好結果。它向讀者灌輸單一的世界觀,不符合它邏輯的就忽略不計。讀者看到這些故事時,很容易忽略客觀嚴謹的方法準則,變得頭腦簡單起來。

    舉個例子,胖和尚和瘦和尚在曬太陽,胖和尚說我要下山行商經營賺錢,最終享受生活在海邊度假曬太陽。瘦和尚說我不就在曬太陽,享受你的最終結果了么?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的道理是:與其孜孜追求不如珍惜當下。簡單鮮明的結果很容易讓人若有所悟:原來是這樣啊。

    好了,如果你稍微多想一步,就會發現講故事的人利用瘦和尚之口,偷換了概念:胖和尚說要享受生活,在海邊度假曬太陽只是享受生活的方式之一,他還可以去旅行、去看戲,而瘦和尚,用曬太陽替換了所有的“享受生活”。

    這是心靈雞湯故事常用的伎倆。

    還有一種常用的雞湯法,是因果倒置。壹讀君舉個栗子:成功人士必備的十種習慣……內容請自行腦補。總之,它會讓你覺得看過之后就能向成功人士看齊,其實,那十種習慣顯然不會是成功的充要條件,而其中一些習慣,是你成功了之后自然會有的,比如高端的社交、健身、讀EMBA……

    總之,心靈雞湯都力圖模糊了事情的因果關系,將個人的能量放到無限大。相同的例子太多了,比如“你遠比你想象的要強大”、“發現真實的自我”等,遠遠高估了個人對外界的影響。

    臨床心理學博士史蒂芬·布萊爾思在《不靠譜的偽心理學:破解心理囈語的迷思》一書中說,面對復雜的現代社會,人們找到了勵志心理學這樣一種刪繁就簡的方法,它輕描淡寫地把意見、意識和可靠的事實之間的界限變得模糊,給讀者一種強大的自我安慰。

    也就是說,心靈雞湯迎合了人們偷懶的心理,不做靠譜、嚴謹的分析,先用一個故事給你做個心靈馬殺雞,然后直接塞給你一個腦殘結果,你還覺得他說的好有道理簡直無言以對。

    煽情式雞湯為什么總是受歡迎

    在社交網絡時代,部分媒體簡直在不遺余力地發揮心靈雞湯的作用,無論是災難祈福式、還是勇于前行式、亦或成功不遠式,品種豐富,劑量齊全。

    為什么心靈雞湯的轉發量總是居高不下呢?

    不得不說,心靈雞湯準確地抓住了那些情感脆弱,而又相對缺乏理性的人群。它用一個故事來讓人產生共情,比如處在職場、感情中的困境;然后,它不鼓勵人理性地看待、分析和解決問題,用精神勝利法來鼓動人的情緒,把負面的東西看成正面的,讓人產生一種虛假的力量感。

    而傾向感性思維的人,本身就更加喜歡在社交網絡上分享。當他們自認為受到感動、鼓舞的時候,分享的欲望就更加強烈。

    心靈雞湯用精神勝利法感動自己,這也是一種心理安慰,美國心理學家史蒂芬·布萊爾思認為,那些雞湯粉自我安慰的第一步,就是相信思想能夠直接影響現實世界。即便有人知道這種影響并不能實現,煽情的段子會用更進一步的空頭幻想來構建期許,創造一個虛幻、虛榮、虛假的自我世界。

    深諳此道的媒體也在推波助瀾。你們期望發生奇跡,我就帶你們一起祈禱。你們期望前進,我就帶給你們力量。一碗又一碗的心靈雞湯就這樣愉快地灌輸給成千上萬的人。

    但是,對心靈雞湯迷而言,他們需要的是理性和解決問題的方法,而不是更加關注情緒。偶爾雞湯一下還好,把雞湯當成了人生哲學,那才是毀一生。

    • 發表于 2014-08-03 00:00
    • 閱讀 ( 828 )
    • 分類:其他類型

    你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相關問題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