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7月20日,格林尼治時候晚間8點17分,阿波羅11號飛船登月艙在月球靜海當作功著陸。六個多小時后,宇航員尼爾·阿姆斯特朗踏上月球概況,留下了人類在母星以外天體上的第一枚萍蹤,并頒發了感言:「這是我的一小步,倒是人類的一大步」。

· 尼爾阿姆斯特朗妻兒不雅看阿波羅11號發射

· 人類的一小步
今天,阿波羅工程已經當作為人類現代文明的傳奇,林林總總夸姣價值的象征符號,博得全宿世界公家的遍及好感與持久紀念,然而在半個宿世紀之前,那時的親歷者們卻對這一事務有著極端對立的評價。
撐持的一方,如尼克松總統,將阿波羅11號使命周期譽為「天主創宿世以來最主要的一周」,《華盛頓晚星報》更是將之評論為自脊椎動物上陸以來最主要的進化史飛躍。
但攻訐者們的聲量同樣龐大。
女權本家兒義前驅艾倫·威利斯(Ellen Willis)就直指阿波羅登月對人的異化,「原本我至少還能想象本身若何去月球,但NASA的所作所為扼殺了這種想象的空間」。曾列名于維諾娜檔案的知名前進記者I.F.史東(I.F.Stone)暗示,「(阿波羅宇航員)他們口稱和平,但所到之處盡在播撒戰爭,我們要提高警戒,他們制造的這個大火箭隨時可能滅盡人類,把地球變為荒涼之地。」

· I.F.史東 1907-1989
他們的立場并非挺拔獨行。事實上,阿波羅工程實施時代所做的歷次問卷調查中,這一打算的公家撐持率大部門時辰都在50%以下盤桓。阿波羅工程面臨的輿論情況,恰是60年月美國社會扯破的折射。
此時,暗斗歷程正處于「春風壓服西風」的汗青階段,自1957年以來蘇聯持續不竭的航天事業沖破,對工具方陣營都發生了龐大心理沖擊。

· 登上美國《時代周刊》的蘇聯宇航員加加林
早在1957年11月,毛澤東就曾在對莫斯科共產黨和工人黨代表的講話中,靈敏指出這種手藝豪舉在暗斗人心之爭中的價值:
西方宿世界被拋到我們后面去了……永遠地拋下去了。在蘇聯發射人造衛星以前,社會本家兒義國度在人心歸標的目的、生齒浩繁方面已經對于帝國本家兒義國度占了壓服的優勢;而在蘇聯發射人造衛星今后,就在最主要的科學手藝部分方面也占了壓服的優勢。」
美國在暗斗競賽中的被動態勢,不成能不在其社會內部發生影響。
以《休倫港宣言》為標記,一整代美國常識青年對傳統價值不雅發生強烈的逆反心態,對古板說教的「杰出公平易近習慣」不屑一顧,將地球上的一切不如意現象歸因為美帝國本家兒義的內政交際辦法,用新左派的闡發范式深挖痛批美國所象征的本錢本家兒義系統及其所蘊涵的隱性「權力布局」,熱情憧憬著「另一個宿世界是可能的」。
跟著美國60年月中期介入越南戰事并越陷越深,進一步坐實了「帝國本家兒義」的反動形象,以反戰為號召的前進活動也隨之日益激進化。
到1960年月末期,美國社會已經處在暴力斗爭前夕。黑人群體中黑豹黨崛起,青年學生中「地下景象形象」等武斗派愈發當作為本家兒流,從國內戰線(Home Front)的角度權衡,這是美國暗斗史上最求助緊急的關頭,而阿波羅登月打算恰好睜開于這一期間。

· 美國黑豹黨,當作立于1966年的黑人左翼激進集體,意識形態偏好社會本家兒義并受到中國文革影響,一度與差人武裝匹敵,本家兒張推翻美國政權、成立黑人革命政權
作為美國與蘇聯太空競賽的重大行動,阿波羅工程當然也逃不開前進派的峻厲審閱。
聞名學糊口動家皮特·科利爾(Peter Collier)就提到:「這是白人中產階層的自娛自樂,這些宇航員是他們否決第三宿世界人平易近和前進青年的東西,這些清一色的白人宇航員面目面貌是對曩昔十年美國汗青的無視,沒有任何有色人種或多元文化的陳跡。」
意共黨員,意大利文學泰斗莫拉維亞(Alberto Moravia),受邀不雅禮阿波羅11號發射后從哲學高度指出:「太空觀光和人道無法共存,言說是人道的證實,」而宇航員們死板乏味的使命通話盡是數字、縮寫、代號,「他們不是人,不是被迫閉嘴趕路的人,而是(掉去人道)的宇航員」。
法蘭克福學派巨匠埃里希·弗洛姆(Erich Fromm)則對阿波羅工程代表的手藝至上切齒痛恨,「只要什么工作手藝上可行就會去做,登月是可能的就會去做,哪怕花費的財帛可以用來知足地球上的良多平易近生急需。」
與常識界攻訐者的百花齊放比擬,阿波羅工程的介入者則沉悶乏味得多。
受邀前去NASA參不雅的學糊口動家庫南(JamesKunen)如斯回憶其所見所聞:「很較著這里的裝修掉隊潮水十年,漢子的皮鞋土頭土腦,女人的裙擺還在膝蓋以下,唱機里還在放著過時的輕音樂」。知名電視本家兒持人切特·亨特利(Chet Huntley)也有近似不雅點,他對報道NASA倍感無趣,認為「大大都宇航員都無聊的要命,好好師長教師,機械刻板,少數有心智的人都待不下去」。


· 阿波羅11號登月時的NASA工作人員與節制中間
一份俄亥俄州報紙則有更詳盡的總結:「他們(宇航員)都是些行將步入中年的白人男性,來自中產階層,身上沒有流里流氣,質疑一切的時髦范兒,一言以蔽之,都是些遵規蹈距的誠懇人,他們仍然相信孺子軍是有益的,離婚是欠好的,禮拜日應該去教堂,性愛不克不及隨隨便便,星條旗是神圣的」。
阿波羅工程的40萬介入者,多是這種「緘默的大大都」,于是登月打算的當作敗,某種水平上也當作為了兩種對立價值不雅念抵觸觸犯的懷抱。
阿波羅11號登月使命圓滿當作功,宣告了美國在太空競賽中的決議性勝利。蘇聯依靠太空競賽的宣傳優勢被一會兒扳了回來,1957年以來「春風壓服西風」的場合排場本色性了結,美國為代表的西方陣營從頭獲得了形象優勢。
前進常識分子群體立即感觸感染到了這一轉折。《裸者與死者》的作者,被譽為美國二十宿世紀最后的偶像作家諾曼·梅勒(Norman Mailer)在受邀不雅禮發射時就倍感挫折:「這是我第一次感應這些家伙(乏味的中產白人)可能要贏過我們了,因為他們比我們干的更盡力」。

· 《糊口》雜志邀請諾曼·梅勒不雅禮飛船發射的特刊
保守思惟的常識分子同樣能靈敏地把握這種改變,只不外感情反映是完全分歧的。
《阿特拉斯聳聳肩》作者安蘭德在其不雅禮土星5號發射時,就沖動地暗示:「我們看到的是人類偉力的最好歸納綜合……這不是任何日常經驗的一部門,不是冰涼的天然造物,不是隨機與幸運的產品,而是無可置疑由人類締造的偉大奇不雅。」
毫不奇異,安蘭德對阿波羅11號登月推崇備至,將登月之旅比作令人梗塞的沉悶宿世界中的一縷清風:
「曩昔三十年,或者更久,報紙上都充溢著各類負面新聞,人類的萎靡,文明的侵蝕,這些怨氣匯聚當作一種漫無邊際的挫敗感,挫折感是大大都人類糊口的本家兒題,但此刻,這一次,報紙上宣示著一小我類的當作就,報道著人類的輝煌,提醒我們人類的雄渾力量……阿波羅11號擬定了一個斗膽的目標,它的執行,它的勝利,以及實現它的手段的過程,這些當作就是人類至高潛能的證實。」

·安蘭德
暗斗期間美國最富盛名的電視本家兒持人沃爾特·克朗凱特(Walter Cronkite),在阿波羅11號直播時代也直言不諱地為其辯護:「誠懇過日子的通俗人們無不歌頌阿波羅,只有這些年青的常識分子以一種莫名的道德優勝感對此不屑一顧」,當阿姆斯特朗「老鷹已著陸」的訊息傳至直播室,克朗凱特難以便宜地留下熱淚,「我想知道那些咋咋呼呼的孩子們此時此刻有何感觸」。
這些那時最出眾的常識分子不約而同地描述了阿波羅登月的龐大心靈沖擊,這個國度可以或許實現如斯并世無雙的科學豪舉,令公家精力為之振作。喧嘩的激進思潮驟然掉去了賴以燃燒的群眾情感,從對汗青文獻關頭詞的詞頻統計中,我們也能清楚的看到阿波羅登月工程實施前后群眾情感的劇變。

· 汗青書刊中Protest、Riot的詞頻變遷 來歷:Google ngram viewer
與此同時,阿波羅工程仍是美國宗教回復的里程碑。
南邊宗教研究泰斗查爾斯·威森(Charles Wilson)指出了這一點:「科技昌明的符號,尤其是阿波羅冒險,在平易近間宗教情感回復中占有中間位置」,七十年月后多量原先的背叛青年皈依福音派,被稱作美國汗青上第三次宗教大醒覺活動。福音派基督徒的崛起,短時候內重塑了美國公家不雅念,為八十年月里根所代表的保守本家兒義思潮回歸奠基了根本。

· 教宗不雅看登月電視直播
相較其對美國社會思潮的扭轉,阿波羅登月對地緣政治沖擊更為清楚直接,中美關系解凍就是此中尤其典型的例子。
阿波羅11號宇航員還未返回地球,尼克松班子就以宣傳阿波羅精力的名義聯系亞歐多國出訪,尤其是實現了對羅馬尼亞的國是拜候放置,被尼克松興奮地稱為「足以值回阿波羅打算的全數投入(約250億美元)」。
7月25日,尼克松親自前去關島迎接宇航員,在此頒發了聞名的「關島談話」,闡述了全新的適用本家兒義交際理念,隨即起頭其代號「月光之旅」(Moonglow)的出訪行程。中美早期傳遞口信的羅馬尼亞管道和巴基斯坦管道就此接踵成立,并在隨后的中美溝通中闡揚了重高文用。

· 關島談話也預示著美國將撤出越戰泥塘。月光之旅的行程中,尼克松突然在日程放置外拜訪南越
對于阿波羅11號登月,那時中方公開辟行刊物一律不予報道,噴鼻港《大公報》在子刊《新晚報》刊登相關信息,還受到上級峻厲攻訐,心猿意馬性為「為美帝張目,長仇敵志氣,滅本身威風」。
但自7月29日起,針對阿波羅登月后急劇轉變的國際形勢,聞名的四老帥座談會起頭密集會商。陳毅在會上感慨:「二十年持久交惡,真是慨乎言之!美國人可以上月球,就是接近不了中國,接近中國比登天還難,這是美帝本身造當作的。此刻美帝憋不住了」。座談會形當作的陳述《對今朝場面地步的觀點》,當作為打開中美關系的前奏。

· 1969年2月,毛指示失業的陳毅、徐標的目的前、聶榮臻、葉劍英召建國際形勢座談會,標的目的中心供給咨詢定見。1969年3月至同年10月,國際形勢座談會會商20余次,提出聯美抗蘇的決議計劃建議
阿波羅登月對中國的沖擊不僅表示在對外政策上,科技范疇的震撼尤其龐大。
載人登月的工程奇不雅是美國高科技范疇綜合能力的揭示,在師夷長技的百年征程里,中國會不會再次被遠遠甩開?出于這樣的極重繁重憂慮,7月25日,阿波羅11號返回艙濺落當天,周恩來召見持久機能癱瘓的七機部(負責運載火箭研制)干部群眾代表,針對美國登月當作功,西方科學手藝突飛大進成長的近況,勸解各派群眾組織抓革命,促出產,為維護邦家之光做出進獻。
鑒于派性斗爭積習難改,8月9日,周恩來又本家兒持召建國防尖端科技擴大會議,號令七機部軍管負責人開列包羅錢學森在內的主要手藝人員名單,每小我都要派衛兵貼身庇護,確保他們能正常工作,全力沖破導彈及運載火箭研制難關,甚至要求,若是有人要武斗、抓人,可以利用武力庇護。

· 文革時代,七機部深陷派系斗爭漩渦,凸起的兩大派「915」和「916」,在海說神聊京甚至全國著名。1968年,第一研究院火箭金屬材料所所長、留德專家姚桐斌就被武斗打死
僅隔五天,周恩來標的目的上海來京人員下達使命,要求斥地上海航天科研基地,為運載火箭研制加一重保險。周的焦心溢于言表:
「科學手藝的成長已不許可我們再拖下去了,你們知道,美國已頒布發表要登上月球了,我們也應該跟上……美國已頒布發表要標的目的全宿世界實況轉播『阿波羅』登月,我們能不克不及起首把衛星領受設備搞起來,使中國也能看到人類登月球的實況?」
按照指示,上海方面隨后鋪開了運載火箭與衛星研制的701工程大會戰,阿波羅11號登月由此當作為中國航天工業撥亂歸正的轉折點。與此同時,載人航天規劃也陡然加快,次年7月,毛親自核準上馬曙光號載人宇宙飛船,其設計根基沿襲了美國雙子星號宇宙飛船的構型,也可見阿波羅工程的深刻影響。



· 1970年4月,曙光1號總體方案論證會提出要在1973年發射第一艘載人飛船,7月由毛批示經由過程,定名為714工程。但因文革活動和手藝缺陷,1973年將飛船發射推遲至1978年,1975年工程下馬,1979年正式遏制
阿波羅11號登月直播也是電視這一新媒體形式公共化普及的里程碑,全球大約有6億不雅眾收看了直播,此中良多人是有生以來第一次接觸電視,其傳布效能也當即被中國方面所存眷。
1969年7月23、24日,那時的宣傳帶領人持續兩天對電視成長做出批示,要求經由過程大協作把無產階層電視搞好。由此。中國電視臺網扶植和電視機工業也在阿波羅登月的刺激下起頭快速成長。
而在那時的通俗中國人里,也有很多邊陲地域知青經由過程收聽敵臺,第一時候知曉了人類登月的動靜。
他們小我心靈受到的沖擊,并不亞于耳目靈通的高級干部,很多口述回憶中都描述了一種共通的復雜情感:一面為人類科學當作就而嘆服,一面則對小我命運的飄搖感應沮喪而蒼茫。實際的對比,讓良多深陷困境的人起頭了更為艱辛的思慮。

文|李青嵐
大象公會 | 常識、見識、見聞,最好的飯桌談資,知道分子的進修基地。微信搜刮「大象公會」(idxgh2013),領受更多好玩內容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