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斑禿”能治好嗎?

    “斑禿”,民間也叫“鬼剃頭”,臨床上常表現為不明原因的突發性狀脫發,通常表現為局部斑片狀脫發并在幾個月內出現不同程度再生。也有少數患者這種脫發是持續進展性,甚至發展為包括眉毛、胡子、腋毛、陰毛等全身毛發全部脫落,導致普禿。這種疾病雖然通常不會給患者帶來不適,更不會致命,但是對于個人形象的“破壞”常嚴重影響患者情緒。

    恩累早已認識到本病可能是一種自身免疫性脫發,因此應該可以稱之為“自身免疫性脫發”。但是具體發病機制尚不清楚,因此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有效的標準化治療方法。

    哥倫比亞大學的最新研究首先從發病機制上實現了突破,認為斑禿是一種由T細胞介導的免疫反應錯誤地攻擊自身毛囊的結果。全基因組關聯研究發現,一種被稱為NKG2D的受體在發病機制中起著關鍵性作用。小鼠模型實驗研究中發現,細胞毒性CD8 + NKG2D+ T細胞共同作用是本病發生的必要和足夠條件,病變部位可以發現細胞毒性T細胞的浸潤,干擾素-γ和其他炎癥因子介導的自身免疫性炎癥。如果這種攻擊是一過性的,干細胞會重新分化出新的功能性細胞,因此,輕癥患者不需要任何治療,幾個月后可以完全自行痊愈。如果這種攻擊是持續的,尤其是原本就并發于諸如類風濕性關節炎、銀屑病、甲狀腺疾病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時,脫發就會表現為持續性進展性,甚至直至發展成為普禿。

    治療方面,基于對發病機制上的這種認識,研究者在實驗小鼠模型通過對干擾素-γ、白介素-2或白介素15β受體進行抗體介導的阻抑,降低受攻擊部位真皮組織CD8 + NKG2D+ T細胞的聚集,從而阻斷和預防這種攻擊的發生和進展。

    臨床上,研究者給3例斑禿導致的普禿患者全身給予一種被稱為ruxolitinib的藥物,每天2次口服,經過5個月治療,3例患者全部實現痊愈。其中一例是電視節目主持人蓋爾?波特,她從2005年開始脫發,經過治療到2006年頭發出現再生,但是隨后又復發。經過接受ruxolitinib治療,現在已經痊愈,如下圖所示:

    Ruxolitinib是一種 Janus激酶抑制劑,通過阻抑干擾素-γ和γC細胞因子受體而發揮免疫抑制效應,已經被FDA批準用于骨髓纖維化治療,同時也可以用于類風濕性關節炎、銀屑病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療。

    哥倫比亞大學的這項研究的初步結果顯示,Ruxolitinib用于斑禿導致的普禿結果令人鼓舞。研究者正計劃通過更深入系統研究將這種療法系統化,成為針對斑禿病因的一種規范治療,從而結束斑禿尚無標準治療方法的歷史。

    正如上文介紹的那樣,一過性斑禿無需治療就可以完全自愈,而對于持續進展性斑禿,此前尚無標準治療方法,主要是用一些免疫抑制劑,比如腎上腺皮質激素,也包括一些針對炎癥因子的單克隆抗體性藥物。但不同患者對于治療的反應差距很大,有的患者獲得良好效果,比如,今年6月份耶魯大學發表在皮膚病學研究雜志上的一份研究報告,科學家用一種新近被批準用于抗類風濕治療的藥物—— tofacitinib citrate——同樣也是一種Janus激酶抑制劑,成功治愈一名銀屑病普禿患者,如下圖所示。

    這個月稍早每日郵報報道,一名26歲女性,從15歲開始脫發,最終導致全身毛發脫落的嚴重普禿患者,因為哮喘發作醫生給予糖皮質激素治療,結果“意外”徹底治愈并解脫了困然她長達10年以上的脫發困擾,如下圖所示。但是,也有的患者對于治療沒有反應。

    哥倫比亞大學的這項研究首先從根本上揭示了這類脫發的發病機制,而且采取了針對病因的治療,雖然僅有3例,卻獲得全部治愈的效果,因此非常值得期待成為針對該病的標準療法。

    • 發表于 2014-08-28 00:00
    • 閱讀 ( 732 )
    • 分類:其他類型

    0 條評論

    請先 登錄 后評論
    聯系我們:uytrv@hotmail.com 問答工具
  • <noscript id="ecgc0"><kbd id="ecgc0"></kbd></noscript>
    <menu id="ecgc0"></menu>
  • <tt id="ecgc0"></tt>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