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翱翔于天空的那些大家伙們會搖身成為一個個大畫家,它們以云為墨,在天空畫出一幅幅讓人嘆為觀止的圖像。比如下面這一副,它的作者是“波音767”。

還有這一副,看上去就像一張嘟著嘴,滿臉通紅的熊貓臉。很多軍迷可能一眼就能猜出,始作俑者是誰。

更神奇的是,就算沒有云,它們也能“變”出來,并繼續作畫。比如名叫“F-15鷹式戰斗機”的這位:

我們禁不住會問,天空中這些漂亮的造型,飛機是咋弄出來的?要弄清楚這個問題,我們不妨從“飛機為什么能起飛”開始。
所有的教科書都告訴我們,飛機能在天上飛,是因為機翼上下表面的壓力不一樣,機翼下表面的壓力大,機翼上表面的壓力小,于是機翼上下表面產生了一個壓力差,正是這個壓力差,托起了飛機。可要怎樣才能產生這個壓力差呢,老師又告訴我們,空氣流動速度越快,氣壓就越小。

上圖中,用一根水平的玻璃管,朝插在水杯里的玻璃管口吹氣時,水會從玻璃管中流出,這是因為,玻璃管口周圍,空氣流速大,所以氣壓小,小于正常大氣壓,于是,大氣壓把水從杯子中壓出來了。
上面的道理很簡單,然而,很多人常常不注意,這會帶來危險。比如地鐵旁,有的人常常離飛馳而過的地鐵太近,因為有壓差,所以存在被地鐵吸過去的危險。
綜上所述,要想讓機翼上下產生壓力差,一個好辦法就是讓機翼上下表面的空氣流動速度不一樣,具體就是,機翼上表面的空氣流動快,下表面空氣流動相對慢。如何做呢?
有幾種辦法,其中一種是,把機翼的上表面弄凸,比如這種:

機翼的這種設計,會造成空氣在機翼上表面的流速大于機翼下表面的流速,這不難理解,想象一下,一條河流,河面很寬的地方,水的流速很慢,當河面在某個地方突然變窄時,水流就會迅速加快。
上圖機翼的這種設計,就是要帶來類似“河面突然變窄”的效果,當水平的空氣(河中的水)快速流向機翼時,如果機翼薄薄的,并且是上下對稱,那么顯然,機翼上下表面不會產生壓力差,如果機翼上表面變凸,這就類似于原本寬寬的河面突然變窄一樣,所以,機翼上表面的空氣流速遠大于下表面,結果是,機翼上方氣壓小,下方氣壓大,于是飛機便被頂起來了。
現在,咱們回到最初的問題,天空中那些漂亮的云彩,飛機是怎么弄出來的?
還是繼續舉例子,我們知道,滑冰運動員之所以能在冰面上優雅地滑行,是因為冰面一直在支撐著運動員的鞋底,同理,飛機能在天上飛翔,是因為飛機下方的大氣在支撐著飛機的機翼。然而,空氣不像堅硬的冰面,冰面不會變形,但空氣會,它被機翼壓縮后會變形,會流動到氣壓低的地方。問題來了,飛機周圍,什么地方的氣壓比較低呢?
現在我們已經知道,機翼上表面的氣壓很低,所以飛機在天上飛行時,會導致飛機后面的氣流向上卷起,這就是人們常說的渦流現象。具體到飛機上,通常叫做“尾渦”,“尾流”,“翼尖渦流”。
美國航空航天局為了研究翼尖渦流,曾經使用紅色的煙霧來演示,畫面效果非常棒。

有時候,配合紅外干擾彈,有些飛機在空中畫出的“畫”萌態十足,比如 “C-17全球霸王”軍用運輸機在空中的這幅“畫”,堪稱杰作:
下方一條一條的云帶是“C-17全球霸王”發射紅外干擾彈帶來的,但是上方類似圓形眼睛的,是由機翼產生的渦流造成的。
還有一些時候,我們能看到這樣的美圖,空氣中沒有云彩,但是飛機兩端的翼尖會產生兩條如“白龍”一樣的煙霧。這又是怎么形成的呢?


發生這種現象,常常是空氣中的水蒸氣比較多,濕氣比較大的時候。有飛行員說,他們在飛行時常看到翼尖渦流,而且通常是在空氣濕度比較大的時候。
因為翼尖渦流是高速旋轉的氣體,而上文我們已經闡述,氣流運動速度越大,氣壓越低,所以翼尖渦流內部的氣壓很低,又因為在一定的條件下,溫度與氣壓成正比,氣壓的突然降低,會帶來溫度的驟降(如果我們把瓶子中的氣體不斷抽出來,那瓶子中的水會結冰),于是翼尖渦流里面的水蒸氣就凝結成小水珠,變成你看到的一條“白龍”的樣子了。

對后方的飛機,尤其是小飛機來說,前方大飛機產生的翼尖渦流就是一個噩夢。翼尖渦流會讓后方的飛機發生側滾,如果相遇過近,還會讓后方飛機的部件損壞。

對于某些機型,翼尖渦流除了對后方的飛機帶來危險外,也會給自身帶來不穩定,同時還會削弱翼面的升力。為了減弱翼尖渦流,有的機翼會采用翼尖小翼,比如這種:


最后,很多人會把翼尖渦流同另一種更酷炫的現象相混淆,就是下圖這種:

上圖中的現象與翼尖渦流有著本質的不同,它的通俗叫法是“音爆云”,更準確的名稱是“普朗特-格勞厄脫凝結云”,跟“翼尖渦流”比起來,“普朗特-格勞厄脫凝結云”所涉及的物理現象更加的高大上。
請關注“知道日報”,如果有機會,我將在這里與大家繼續聊這種壯觀的物理現象。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