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勵志的回答:
至少他們懂得,想要美好的未來,自己首先得努力。
最生動的回答:
一群考完試就說自己考得很渣,結果每次都是接近滿分的牛人。

最認真的回答:
在本科階段,我一般將之分為四類:
第一類是為了功利性的目的,諸如保研、出國之類的目的而努力學習,將GPA刷到將近滿分。我大學同學中有不少這樣的人,他們是一群會因為考到90+,但沒達95+而悶悶不樂的人;他們的志向是前往美利堅深造而脫離醬缸。在他們很小的時候就被家人告知:能出去就不要回來。
第二類是延續了高中艱苦的學習作風,聽爸爸媽媽的話天天泡圖書館的一些人。他們大多數很刻苦,對學習抱著高中時弄懂吃透的態度;他們大多遵從父母好好學習的囑托,以一種認真負責的態度對待學習。
第三類是為了知識,對純粹而又抽象的理論推演抱有興趣。他們愿意不斷地挑戰自己,具有很強的歸納、抽象能力,熱衷于在學習中獲得快感的一群人。這群人在我們的眼中比較高端,一般都具有清晰的知識體系,對深入的理論研究感興趣,他們通常是各種競賽的達人。
第四類是對學術抱有極大的興趣,他們能夠迅速掌握本科的課程體系,并不斷深入學習研究,甚至在某些方向的研究能夠做出貢獻的終極學霸,又稱學神。如前些時候傳的很是火爆的清華計算機學神。
以上提到的四類人中,前兩類人學習的目的性很強,基本上是為了一個好的將來而努力。而后兩者明顯顯得高大上,將來是力爭要從事科學研究的人。愛因斯坦在普朗克六十歲生日上的講話——《探索的動機》就將科研工作者中的后兩類人的區別說的極為清楚了。
無論是什么動機,什么態度,是否做學霸都是自己的選擇。有的學霸讓人敬重,而有的讓人覺得可鄙。我們沒有必要對別人貼上這樣那樣的標簽,把握住自己就好了。
最主觀的回答:
我認為學霸拼命學習的原因中,對知識的極度渴求的因素還真不大。學霸或許只是認為花時間學習總比花時間打游戲靠譜點而已。
最憤怒的回答:
我接觸到的學霸,都是那種極端自私,做事根本就不考慮其他人的感受,而且會為了榮譽和利益能不顧一切的那種人。
最肯定的回答:
我身邊的學霸,平時跟我們一起吃飯,一起打球,一起討論女生。不同的是我們還在賴床,他已經去圖書館看書了。班里每年得國家級獎學金都會是他,不過讓人感動的是,他總是會拿出一半的獎學金用來做我們宿舍聚餐的公共資金。其實學霸并不是那么張揚,我覺得大多數還是很低調的。
最自嘲的回答:
學渣一思考,學霸就發笑。
0 篇文章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對您有用,請隨意打賞。你的支持將鼓勵我繼續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