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行利潤分析需要分離成本類型,計算邊際貢獻率并確定盈虧平衡點。將固定成本與可變成本分開,有助于企業評估在生產變化時哪些成本保持不變或波動。邊際貢獻率用于利潤分析,以確定每種產品的利潤率,而不考慮固定成本成本。...
進行利潤分析需要分離成本類型,計算邊際貢獻率并確定盈虧平衡點。將固定成本與可變成本分開,有助于企業評估在生產變化時哪些成本保持不變或波動。邊際貢獻率用于利潤分析,以確定每種產品的利潤率,而不考慮固定成本成本。了解盈虧平衡點有助于企業了解其收入何時超過成本。貢獻利潤和盈虧平衡點可作為其他公司的基準。

利潤分析比較確定利潤的成本和數量。進行利潤分析首先要將企業的固定成本和可變成本分開。當生產水平如管理費用時,固定成本不會改變,管理人員的工資和間接勞動力是波動的。可變成本是指隨著銷售或生產的增加而增加的成本。可變成本的例子包括原材料、直接人工和倉儲。在使用邊際貢獻率、盈虧平衡公式進行利潤分析時,需要這些數字邊際利潤可以用來計算利潤,而不包括每種產品的固定成本。邊際利潤是通過計算預定時間段內的總銷售額,然后減去它在同一時間段內的可變成本。如果有多個產品,則應分別對每個產品執行此操作比較每種產品的邊際貢獻率有助于了解哪些產品對公司凈營業收入的貢獻率更高。產品的盈虧平衡點是為了達到利潤。盈虧平衡點的計算方法是將邊際貢獻率除以單位銷售價格,得出邊際貢獻率。然后,將固定成本總額除以邊際貢獻率,得到盈虧平衡點。例如,如果邊際貢獻率為10美元(USD),每個單位的銷售價格是25美元,總固定成本是50000美元,那么盈虧平衡點將是125000個項目。在這個例子中,企業必須銷售至少125001個項目才能看到利潤。收集結果利潤率和盈虧平衡點的分析是利潤分析的最后一步,其結果可以與其他產品進行比較,也可以與競爭對手的結果進行比較,了解企業是否有效地利用了可變成本和固定成本。企業可以通過查看可變成本和固定成本列表來確定某些成本是否可以降低,然后重新計算其邊際貢獻和盈虧平衡點,以了解變化對其利潤的影響。企業應謹慎降低成本,特別是當降低成本對盈虧平衡點影響不大,但會影響質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