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誕派戲劇是20世紀中期的一場戲劇運動,它開始于對現實主義的結構化形式的一種反應。荒誕派戲劇忽視了形式上的慣例,如時間和行動的統一,并且常常忽視復雜的人物,而偏愛原型或隱喻性的人物。戲劇評論家馬丁·埃斯林在他的...
荒誕派戲劇是20世紀中期的一場戲劇運動,它開始于對現實主義的結構化形式的一種反應。荒誕派戲劇忽視了形式上的慣例,如時間和行動的統一,并且常常忽視復雜的人物,而偏愛原型或隱喻性的人物。戲劇評論家馬丁·埃斯林在他的文章中塞繆爾·奎內特指出了幾部荒誕派戲劇,包括吉恩·奎斯特塞繆爾·貝克特也許是最著名的荒誕派劇作家。生于1906年,在愛爾蘭長大,貝克特就讀于都柏林的三一學院,并擔任了數年的英語教師和文學評論家。二戰后,他作為法國抵抗運動的一員,開始創作戲劇。他的兩部作品,
《等待戈多》(Waiting For Godot)和《末日游戲》(Endgame)可以說是最著名也是最常制作的荒誕派戲劇。貝克特的戲劇以極簡主義的布景和服裝、重復的對話和毫無意義的情節為特點簡·吉奈特是20世紀中葉荒誕派劇作家之一,與貝克特一樣,尤金·伊奧尼斯科直到職業生涯晚期才開始創作戲劇1948年,他創作了第一部獨幕荒誕劇《禿頂女高音》(The Bald Soprano)之前,他創作了詩歌和文學批評。在荒誕派劇作家中,尤尼斯科最出名的是他使用無意義的詞語和押韻。他用語言創造了節奏感,盡管他們的意思完全不連貫,但尤尼斯科的幾部戲劇使用了同一個角色,名叫貝林格,他在《犀牛》,《殺手》中扮演普通人的英雄,阿瑟·阿達莫夫說,他根本不知道自己為什么寫劇本。盡管阿達莫夫是主要的荒誕派劇作家之一,但他是超現實主義運動的學生,他廣泛地研究了同為劇作家的奧古斯特·斯特林堡和貝托爾特·布萊希特。他的劇作,包括《帕羅迪》(1947)、《塔蘭教授》(Le Professeur Taranne)和《乒乓球》(1953年),經常發生在直接受其夢想啟發的環境中。阿達莫夫于1970年因意外過量服用巴比妥類藥物而去世第一個在美國廣為創作的荒誕派劇作家是讓·吉奈特,他在寄養家庭度過了童年、短暫的監獄生活、幾年的小偷和妓女生涯之后,吉奈特開始寫小說和戲劇。他的荒誕劇以社會不公、暴君與暴君之間的關系以及公開的同性戀為主題。他的第三部戲劇《黑人》1961年在紐約上演,是歷時最長的非音樂作品,這十年的非百老匯演出。最初的演員陣容中有幾位著名演員,包括瑪雅·安杰羅、詹姆斯·厄爾·瓊斯和羅斯科·李·布朗在后來的荒誕派戲劇作品中,馬丁·埃辛又增加了第五位作家,哈羅德·品特,他是最早的荒誕派劇作家之一。哈羅德·品特出生于1930年,1950年代開始從事演員和作家的工作。品特的荒誕劇,包括生日派對和看門人都以使用腳本表示的停頓而聞名,經常出現在句子或思想的中間,有些評論家認為品特的作品中有兩種截然不同的戲劇發生,一種是口頭的,另一種是非語言的,角色不說的和他們說的一樣重要埃辛指出了后來幾部被歸為荒誕主義的作品,但這些作品往往是作者的單曲,而作者并不主要從事這一流派,湯姆·斯托帕德和愛德華·阿爾比都有符合荒誕主義原則的戲劇作品。真正的荒誕派劇作家的特點是在他們的作品中經常或經常使用這種形式,上面列出的五位通常被專家認為是這一流派的最佳范例
哈羅德·品特可能被認為是一位荒誕派劇作家。
-
發表于 2020-08-28 17:15
- 閱讀 ( 948 )
- 分類:社會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