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818年的電影中,有很多電影是由《瑪麗·雪萊》中的一部來命名的,或是弗蘭肯斯坦怪獸本身的各種表現形式。 自瑪麗·雪萊1818年出版的書之后,弗蘭肯斯坦就成了流行文化的一部分《弗蘭肯斯坦》,《弗蘭肯斯坦》是詩人珀西...
在1818年的電影中,有很多電影是由《瑪麗·雪萊》中的一部來命名的,或是弗蘭肯斯坦怪獸本身的各種表現形式。

自瑪麗·雪萊1818年出版的書之后,弗蘭肯斯坦就成了流行文化的一部分《弗蘭肯斯坦》,《弗蘭肯斯坦》是詩人珀西·比什·雪萊的妻子瑪麗·雪萊寫的,于1818年首次寫成,但在1831年被修改成今天的版本。這部哥特式恐怖小說講述的是一位科學家維克托·弗蘭肯斯坦,他決定用各種器官和身體創造一個活生生的人一部分已經死亡的人。他的計劃奏效了,但當這個生物復活時,他就變得丑陋了。他立即逃離了科學家的實驗室,殺死了維克托的弟弟。后來,這個生物乞求弗蘭肯斯坦為他建立一個伙伴,但科學家沒有完成這項任務,所以這個生物謀殺了他的妻子和最好的朋友。小說以維克多在一艘船上追逐這個生物而死亡,這個生物自殺告終。許多評論家認為這部小說是對工業革命的批判以及科學的力量。在整本書中,這個生物被稱為"弗蘭肯斯坦的怪物",而不是像通俗文化中常說的弗蘭肯斯坦本人。1931年改編的電影,由鮑里斯·卡洛夫主演的怪物,大致遵循小說的情節鮑里斯·卡爾洛夫在原片的兩個副產品中也扮演了怪物:
弗蘭肯斯坦的新娘和弗蘭肯斯坦的兒子。雖然這一系列電影延續到了20世紀40年代,但后來的電影都是B級電影,與原著幾乎沒有相似之處20世紀30年代和40年代的電影將怪物變成了一個流行的文化偶像。后來,以怪物為原型的電影包括哈默電影公司(Hammer Film Productions)的電影《弗蘭肯斯坦》(Frankenstein),1957年的電影《我是個少年弗蘭肯斯坦》(I Was a青少年弗蘭肯斯坦),梅爾布魯克斯的恐怖喜劇《小弗蘭肯斯坦》也成了DC漫畫和驚奇漫畫漫畫書中的熱門人物。恐怖小說家迪恩·昆茨(Dean Koontz)寫了一系列松散地基于瑪麗·雪萊的原著小說。1994年,一部名為《瑪麗·雪萊的弗蘭肯斯坦》的電影上映。該片由肯尼斯·布拉納、羅伯特·德尼羅和海倫娜·博納姆·卡特等著名演員主演,試圖創造出一個與原著相當受人尊敬的對手;然而,這部電影的票房并不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