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裝書的邊緣用有紋理的卷軸和凹痕裝飾,通常與鍍金相結合。歐洲裝訂工在15世紀末發展出這種高度華麗的裝飾方式,一直延續到19世紀。他們使用加熱、工具和滾筒,在鍍金的頂部形成凹痕圖案或卷曲的圖案。 百科全書,通常有粗...
精裝書的邊緣用有紋理的卷軸和凹痕裝飾,通常與鍍金相結合。歐洲裝訂工在15世紀末發展出這種高度華麗的裝飾方式,一直延續到19世紀。他們使用加熱、工具和滾筒,在鍍金的頂部形成凹痕圖案或卷曲的圖案。

百科全書,通常有粗邊。又稱為槽邊或粗邊,粗邊源自法語中"蜂窩"一詞。隨著壓力機的發明,小文人階層希望擁有一本盡可能高雅精致的書,因此,他們以金字、織帶、繡花布封面、鍍金邊為特色,用一層薄薄的真金箔覆蓋,以進一步美化厚實的書頁,邊緣被精雕細刻,或者用被稱為pointillé的工具壓印。精致、重復的圖案可能會讓你想起彩色墻紙。不過,設計不是通過墨水來實現的,而是浮雕的變體。鍍金不僅僅是典型的亮金色,但其他的金屬色調。一種技術包括用不同顏色的金箔分層,在不同的深度上刻印或刮掉圖案,以模擬墨水。另一種技術是用一個尖尖的尖頭,用一系列的圓點來創造形狀。花朵、花瓶和絲帶的粘貼物裝飾著邊緣。歷史上,1590-1650年間,皺巴巴的邊緣最為豐富。最近印刷機的出現鼓勵了書的手藝,這些書被小而有文化的階層視為藝術品。例如,一本精美的拉丁新約全書有皮革裝訂,木刻插圖,以及鍍金和華而不實的邊緣。一種華而不實的復興發生在晚些時候,在18世紀末和19世紀盡管歐洲和美國人口眾多,識字率高,但大量的圣經、百科全書、詞典或詩歌的特刊抵消了廉價的流行,快速的廉價小說。出版商試圖把這本書提升到一種能為后代人所珍視的藝術作品。懷舊主義創作的大部頭書讓讀者想起了一個精心制作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