氫的性質包括,在地球上的自然狀態下,它是一種無色、無味、極易燃燒的氣體。它是已知的自然界中存在的最輕元素,平均占宇宙中恒星、行星和其他恒星物體質量的75%。氫也是地球上所有生命所必需的,按重量計,氫占生命物質的14%...
氫的性質包括,在地球上的自然狀態下,它是一種無色、無味、極易燃燒的氣體。它是已知的自然界中存在的最輕元素,平均占宇宙中恒星、行星和其他恒星物體質量的75%。氫也是地球上所有生命所必需的,按重量計,氫占生命物質的14%,因為它很容易與氧形成鍵,生成水和碳,從而形成分子,而這些分子是構成生命結構和大多數有機分子的基礎。

對地球上所有形式的生命都至關重要,氫是無色的,無味氣體。氫最豐富的形式是質子,它的原子核只有一個質子,圍繞原子核的軌道上只有一個電子,還有兩種氫的同位素。質子占所有天然氫的99.985%,氘又占0.015%,原子核中既有質子又有中子,質量是質子的兩倍。氚是氫的第三種形式,在自然界中極為罕見,但可以人工制造,它不穩定,呈放射性衰變,半衰期為12.32年,原子核中一個質子有兩個中子,是生產和用于氫彈武器、核裂變能生產和核聚變研究的關鍵化合物

氫是氫的一種常見形式,可被冷卻并用作火箭燃料。氫的化學性質使其成為一種高活性元素,與許多其他元素形成鍵合。在大氣中,氫的自然狀態下,它像氧一樣與另一個氫原子結合,形成氫氫分子也可能是獨特的,這取決于其原子核的自旋,其中兩個原子核旋轉方向相同的氫分子稱為正氫,自旋相反的分子稱為副氫。在正常大氣壓和溫度下,正氫是以氣體形式存在的H2最常見的形式,但是,當氫冷卻成液體形式,如火箭燃料時,正氫轉變為副氫。氫的物理性質及其在陸地和地球海洋中廣泛存在的豐富性,使其成為一個重要的研究領域,作為一種幾乎無限的燃料供應乙醇是由碳氫鏈組成的,在那里氫、碳、有時氧結合在一起。分離出純氫作為清潔燃燒、豐富的燃料本身很容易做到,但是把氫從化學鍵中分離出來然后冷卻儲存所需的能量往往比純氫本身所能產生的要多,氫的性質意味著它最常見的用途是與其他元素的化學鍵結合。對聚變能產生的研究還依賴于氫化合物氘和氚的化學性質。所有恒星所使用的氫的性質在高壓下將氫原子熔合在一起以光和熱的形式釋放氦和能量。在美國、歐洲和日本,利用強磁場、慣性約束激光器或電脈沖在研究設施中產生類似的壓力。隨著氫原子的熔化,一個氦原子產生時攜帶了20%的多余能量,而80%的能量則由一個自由中子攜帶,然后這些中子能量或熱量被流體吸收,產生蒸汽并驅動渦輪機發電然而,到2011年為止,這一過程仍處于實驗階段。這是由于需要保持巨大的壓力,以使氫原子不斷融合在一起,并使機器能夠承受在聚變過程中產生的溫度達到212000000華氏度(100000000攝氏度)。